期刊简介
1947年创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唯一的医史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初名“医史杂志”,定为季刊。2009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设有特载、述评、专家笔谈、医史论著、文献研究、论坛与争鸣、史述、人物、短篇论述、研究生园地、讲座、史料钩沉、医药史话、书刊评介等栏目。所载学术论文大部分为首次报道,反映了中国医学史研究的最新、最高水平。1980年开始被美国Medline网络数据库收录。
首页>中华医史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医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5-7053
- 国内刊号:11-215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获中华医学会成立80周年期刊金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20世纪前叶的上海中医药团体
杨杏林;陆明;陈沛沛;张晶滢;杨枝青
关键词:上海, 中医团体, 近代医学史
摘要:20世纪初,西学东渐,以及不同观点的中医云集上海,文化和学术的差异为上海近代中医团体提供了思想和学术背景.面对取缔和挤压,中医界对自身权利的维护也促使了中医团体的产生.近代上海中医团体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萌芽(1903 - 1911)、发展(1912 -1926)、抗争(1927 -1937)、低潮及恢复(1938 -1949)4个阶段.初的中医团体多由学术见解相同或学术流派相近者组成,又有全国性和地区性不同,旨在进行学术研究.后期的中医团体则侧重于维护中医地位、争取中医权利.近代上海的中医团体的主要活动有创办刊物、编辑教材、出版书籍、开设医院(诊所)和中医学堂(学校),以及防治传染病和改良创新中药剂型等.在20世纪前叶,上海中医团体的作用和影响对上海成为近代中国中医活动中心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