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47年创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唯一的医史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初名“医史杂志”,定为季刊。2009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设有特载、述评、专家笔谈、医史论著、文献研究、论坛与争鸣、史述、人物、短篇论述、研究生园地、讲座、史料钩沉、医药史话、书刊评介等栏目。所载学术论文大部分为首次报道,反映了中国医学史研究的最新、最高水平。1980年开始被美国Medline网络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史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5-705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55/R

邮发代号: 2-6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4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92.00

杂志荣誉 获中华医学会成立80周年期刊金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华医史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医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5-7053
  • 国内刊号:11-215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获中华医学会成立80周年期刊金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医史杂志2006年第1期文章
  • 《武威汉代医简》方药临床应用价值初探

    是一部医方性质的著作,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汉早期医药水平的真实情况.医简中有许多治疗疑难病症的方药,如治疗麻风病、风湿病、久泄、久痢、久咳,这些疾病即使在今天仍然是疑难病.将医简方药与中的有关方药进行了比较,发现医简方在组方技巧和服用方法上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其临床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认识.......

    作者:姜良铎;刘承 刊期: 2006- 01

  • 20世纪后半叶美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历程

    美国现代高等医学教育模式的确立是以20世纪初Flexner报告发表为开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现代高等医学教育体系已基本完善,并经历了二战的考验.二战后,随着社会和医学发展,美国高等医学教育一直在进行着改革.按照时间顺序在50年代、60年代以及70、80年代进行了改革.分析历次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及改革的特点特别对指导20世纪80年代后医学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GPEP报告进行详细阐述,包括GP......

    作者:张艳荣 刊期: 2006- 01

  • 《本草图经》所引张仲景医书佚文考

    宋·唐慎微中收载的苏颂中,曾引录张仲景佚文48条,均系未经宋臣校定的佚文.分析可知苏颂所见张仲景医书至少有两类传本,一类兼含伤寒、杂病内容,很可能是古本或王洙发掘的;另一类专论杂病,有可能是宋臣校正的基础.另据引文中的文字特点,以及该书转引其他来源仲景佚文中有今本、中未载内容,推测苏颂所参底本可能早于唐高宗李治之时,比宋臣校改的仲景医书底本更加古老.......

    作者:梁永宣;王庆国 刊期: 2006- 01

  • 民国时期中医医院类型研究

    在政府排斥中医的背景下,民国中医界顶着巨大压力,主要依靠自身力量,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建立一批中医医院.虽然它的设备和规模远不及西医医院,但是其历史意义不能低估.传统中医以私人诊所为行医空间,彼此封闭,互为对手.遇到烈性传染病时,私人诊所自身难保,很难救治患者.中医医院与中医诊所相比,有规模化、集约化及专业化的优势,在面对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这些优势更是显得十分突出.中医医院制度之确立,是中医......

    作者:曹丽娟 刊期: 2006- 01

  • 集中医文献学家教育家临床家于一身的张山雷

    张山雷是近代著名的中医文献学家、中医教育家和临床家,在医林享有盛誉.该文从评议百家,精于小学,在文献整理研究上成就突出;育桃栽李,培养后继,为中医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勤于实践,着力创新,临床卓然成家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张氏在中医文献研究、中医教育和中医临床上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认为其治学精神和学术思想及经验是很值得后世称道和学习的.......

    作者:王英;盛增秀 刊期: 2006- 01

  • 吉兰-巴雷综合征的历史和今天

    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由Landry早详细描述,由Guillain和Barré系统报道了其临床表现.对GBS的认识早期阶段以GBS症状学描述和命名为主,近代研究阐明了GBS发病的免疫学机制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诊断标准,治疗学也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学者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李海峰;袁锦楣 刊期: 2006- 01

  • 艾滋病病毒的发现者及优先权之争

    自美国1981年6月第一次报告艾滋病(AIDS)以来,为了弄清艾滋病病毒的面目,医学家们展开了激烈的医学竞争,发生了一段医学史上不寻常的国际官司.......

    作者:闵敏;王辉 刊期: 2006- 01

  • 清代四川两次霍乱严重流行

    据近340种四川史志、医著及其他有关资料,自公元280年至1907年的1628年间,四川省共有年代明确的疫情记录381县次.其间同治六年、七年(1867、1868)的疫情波及面尤大.当时四川有27个府司,同治六年疫情涉及8个府,60个县区有疫情记录;同治七年,成都府再次全面爆发流行,重庆、叙州两府也出现疫情,涉及20个县区.这两年的疫情县次数占已知总县次数的21%.......

    作者:赖文;张涛 刊期: 2006- 01

  • 医药的标志--蛇杖的来历

    在古希腊的伯罗奔尼撒岛东岸,与遐尔闻名的雅典城隔海相望,有另一座希腊古城--埃皮道鲁斯(Epidauros).就在这古城里,发现了一尊古希腊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著名医神--埃斯克莱庇厄斯(Aesculapius)的雕像.这是一位长着浓密头发和胡须的老人,表情温和慈祥;目光略略向左下方俯视,似乎在垂顾着什么;他身披典型的古希腊长袍,袒露着右臂和几乎整个健壮的胸部;右手自然地抓提着长袍的下摆,左手则握着......

    作者:郝清华 刊期: 2006- 01

  • 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纪要

    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2005年的学术年会于12月10日在海口市召开,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医史学学者及其他中医工作者59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作者:张志斌 刊期: 2006-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