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47年创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唯一的医史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初名“医史杂志”,定为季刊。2009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设有特载、述评、专家笔谈、医史论著、文献研究、论坛与争鸣、史述、人物、短篇论述、研究生园地、讲座、史料钩沉、医药史话、书刊评介等栏目。所载学术论文大部分为首次报道,反映了中国医学史研究的最新、最高水平。1980年开始被美国Medline网络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史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5-705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55/R
邮发代号: 2-6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4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92.00
杂志荣誉 获中华医学会成立80周年期刊金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华医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5-7053
- 国内刊号:11-215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旧唐书·孙思邈传》之史源
刘肃据唐国史旧文编成《大唐新语·孙思邈》,基本保留了国史旧貌.张读在《大唐新语·孙思邈》的基础上,据卢照邻《病梨树赋序》,梳理出卢氏所知之孙思邈若干事迹,又据胡璩《谭宾录·孙思邈》略加改补,并杜撰命数3事,编成《宣室志·孙思邈》.后晋史官修《旧唐书·孙思邈传》,在唐国史孙思邈传基础上,参酌《大唐新语·孙思邈》、《宣室志·孙思邈》后,基本照录《宣室志·孙思邈》,只是些许改动.杜光庭据《宣室志·孙思邈......
作者:宋珍民 刊期: 2012- 05
-
《黄帝内经》“蛊”、“痔”名义钩沉
《黄帝内经》所载以“少腹热而痛,出白”为主症的疾病,在古人看来是因为蛊虫噬咬、精气消蚀所致,故以“蛊”名之.这是古医家在审证求因基础上,以病因命名的疾病,不当附会为任何一种具体的体内寄生虫病.《黄帝内经》中的“痔”并非因“峙突”之意而名之,《释名》“虫食致痔”之说当是古医家对痔病的早期认识.痔之名义极有可能源于蚩虫之“蚩”,古医家或是据生于后阴之处的疮疡有出血之症,联想到虫食之因,进而据“蚩”有“......
作者:朱鹏举 刊期: 2012- 05
-
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简史
1910年,腹腔镜首次被应用于进行胸腔粘连烙断术,以解决肺结核空洞患者的胸膜粘连问题,从而开创了胸腔镜手术的先河.但在1945年以来,随着链霉素、雷米封等抗结核药的合成和临床应用,胸腔镜外科逐渐淡出了临床.20世纪80年代,电视腹腔镜成功地进行了胆囊切除,为电视胸腔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86年,微型内镜摄像技术被应用于胸腔镜.20世纪90年代,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渐次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例......
作者:宋应明;连长红 刊期: 2012- 05
-
海外交通视野下的近代闽南区域疫病研究
在闽南区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结构作用下,近代该区域疫病流行表现出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空间性差异.其素来发达的海外交通,兴盛的东西方商贸活动,根深蒂固的海外移民传统,这些因素都成为研究该区域疫病流行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近代该区域以防治疫病为契机,通过各类渠道,逐渐接纳西方医学的公共卫生理念、治疗方法及防疫措施,客观上推进地区医学水平的提高,在疫病防治上积累出珍贵的地方性经验.......
作者:林楠;张孙彪;曾毅凌 刊期: 2012- 05
-
内战时期的美国护理
美国内战前,护理工作由未经过专门培训的护士和宗教妇女团体完成.内战的爆发,使得更多的妇女走出家庭,参加到军队医院的护理工作中.美国的护理也从带有宗教色彩的慈善活动和分散进行的简单工作,转变为一项必不可少的职业,并由此发展起来.在内战中,一方面是优秀护士的工作和奉献,挽救了战士的生命,降低了伤亡,并逐渐得到医生、战士和社会的认可;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未受培训护士不具备战争救护和应对灾难的能力.这种矛盾......
作者:杨雪静;张艳荣 刊期: 2012- 05
-
《重编医经小学》名实考
《重编医经小学》,吉田宗恂编撰,成书当在1590-1610年间.此书现存刻本和抄本各一种,后有出版社影印出版者.明代吴嘉言《医学会元》中有“漏经穴法”一篇,记载了29个经外奇穴,被《重编医经小学》改编为歌诀,收入卷3.一直以来,由于《重编医药小学》与明初刘纯《医经小学》相混,使得其文献价值位增,成为考察奇穴文献源流不可或缺的一篇文献.出现这种讹误,固然与对权威目录书的轻信和盲从有关,也与“文献讹传......
作者:黄幼民;黄龙祥 刊期: 2012- 05
-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三仙丹”方考述
《俄藏黑水城文献》第10册所载编号为ИHB.NO.4384的医方计9页,其中第7页和第4页缀合后为一完整医方.此医方原无方名,其药物组成为川乌头、苍术、茴香.经核查汉文医籍,此医方应定名“三仙丹”,其来源可上溯至《陈氏经验方》.《陈氏经验方》已佚,但从其他医籍引文来看,其行文平铺直叙,与这则西夏文医方所用的歌诀形式不同.故,这则西夏文医方所依据的文本,很有可能为“淳祐”之后的某种汉文医籍.......
作者:梁松涛 刊期: 2012- 05
-
我记忆中的李约瑟博士
1.夜半电话1995年的3月24日,上海阳光灿烂,剑桥却是一片愁雾.这一天,伟人李约瑟与世长辞,他的生命凝止在英国时间晚上8时55分,北京时间25日早上4时55分.1900年12月9日生起计,按中国人的算法,李约瑟博士享年95岁.我先是接到李约瑟研究所副所长黄兴宗博士的越洋电话,他告知我这一噩耗.他要我尽快转告当时中国科学院的院长卢嘉锡教授、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席泽宗院士.......
作者:马伯英 刊期: 2012- 05
-
“扁鹊入虢之诊”注释考辨三则
各版《医古文》教材对“扁鹊入虢之诊”一事所涉及的人、事、地的注释多有疏误.文中提及的“中庶子”是宫廷宿卫小吏,并非掌管贵族庶子教育的官员.扁鹊所问的“收”,当偏指“小敛”,核之事态,尚不及“棺敛”,更不兼指“下葬”.虢君出见扁鹊的“中阙”,即是扁鹊所至的“宫门”,非别有一地.“阙”为门旁楼观,可单、可双;“阙门”因处外门、内门之中,被称为“中阙”,非因两旁有楼观,中间阙然为路而得名.......
作者:周峨 刊期: 2012- 05
-
再读范行准《明季西洋传入之医学》
范行准(1906-1998)先生的《明季西洋传入之医学》出版于1943年,迄今已70年了,但依然是中外医学交流史和中外科技交流史研究者的必读之书.由于该书初版限印200部,此后没有再版,收藏者很少,又因该书为石印线装,即使图书馆有藏,也多保存于古籍部,利用起来颇受限制.数年前我因研究明清中外医学交流史,常要参考《明季西洋传入之医学》,深感利用之不便.因此一直希望此书再版,免除读者奔波图书馆之苦.......
作者:牛亚华 刊期: 2012- 05
动态资讯
- 1 《难经本义》首次刊刻过程考
- 2 “人参败毒散”源出小考
- 3 试论中国古代中医对难产的治疗
- 4 木香品种的分化和变迁
- 5 明代前期“九边”医疗状况初探
- 6 《中华医史杂志》第九届编辑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纪要
- 7 德占时期青岛的卫生防疫体系
- 8 元代医家尚从善及《伤寒纪玄妙用集》
- 9 《西医新报》的编辑出版及其对西医学传播的影响
- 10 金元时期治疗消渴病的用药倾向
- 11 《中华医史杂志》稿约
- 12 上海近代中西医汇通医院概述
- 13 宋代医家卢昶生卒年考
- 14 《医学原始》与日本解剖学译著《重订解体新书》
- 15 许任《针灸经验方》及其流传
- 16 康熙帝《庭训格言》的养生思想
- 17 百年中医史研究项目验收会暨《百年中医史》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 18 萨满宗教活动中所用致幻药物之研究
- 19 经眼《易筋经》传本的避讳与抄刻年考
- 20 心肺复苏术的历史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