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47年创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唯一的医史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初名“医史杂志”,定为季刊。2009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设有特载、述评、专家笔谈、医史论著、文献研究、论坛与争鸣、史述、人物、短篇论述、研究生园地、讲座、史料钩沉、医药史话、书刊评介等栏目。所载学术论文大部分为首次报道,反映了中国医学史研究的最新、最高水平。1980年开始被美国Medline网络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史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5-705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55/R

邮发代号: 2-6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4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92.00

杂志荣誉 获中华医学会成立80周年期刊金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华医史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医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5-7053
  • 国内刊号:11-215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获中华医学会成立80周年期刊金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医史杂志2013年第6期文章
  • 1949年之前天目山中药文化

    天目山有着悠久的中药文化和丰富的中药资源.据《西天目山志》记载,天目山的药用植物多达1200余种,所产药材不仅品种繁多,而且质地优良,所以天目山素有“天目万宝山”之称.丰富的中药资源催生了当地的药材贸易,1931-1940年间,临安、於潜、昌化3县共有中药店铺97家.天目山丰富的中药资源和繁盛的药材贸易,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不少与中药有关的民间传说和诗词,透射出浓郁的文化气息.......

    作者:章鹏飞;朱德明 刊期: 2013- 06

  • 汉唐时期丹参应用考探及古今认识差异反思

    汉唐时期含有丹参的方剂,主要用于疮痈瘙痒、妇人胎前产后、小儿外感寒热或惊痫、腰脚痹痛及腹胀肠鸣不食,这与今天关于丹参功效的认识有较大差异.结合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进行解读,这种差异与时代的疾病谱、医学发展水平、遣方用药的思路密切相关.除个别功效的失传属于临床实践的“优胜劣汰”之外,汉唐时期确认的丹参功效大体上是可靠的,应当引起临床及科研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张亮亮 刊期: 2013- 06

  • 伪满时期中医的生存状况与抗争

    伪满时期,东北沦陷区的中医被称为“汉医”,当时东北中医从业人员有25000名之众.中医未能得到伪满政府承认,一度走在被废止的边缘.中医界争取中医地位、发展中医学术、维护中医权益的斗争一直都在进行.伪满政府后来出台了《汉医法》等法律,建立了伪满中央汉医会等学术团体,实施了汉医考试制度等,管理、改造和利用中医.伪满时期的中医走过了一条畸形发展之路.......

    作者:李磊;赵艳平 刊期: 2013- 06

  • 神经内镜外科简史

    1910年,硬性膀胱镜被首次应用于侧脑室脉络丛烧灼术治疗先天性脑积水,开创了神经外科应用内镜的先河,但手术疗效差,死亡率高,使内镜在神经外科的应用饱受质疑.其后,由于新式显微镜和光导纤维内镜的问世,内镜在神经外科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与之相随的是,神经内镜外科理念的变化,以及临床适应症的不断拓展.目前,神经内镜技术已成为现代神经外科的一个重要分支.......

    作者:王龙;宋志斌;高建伟;李旭光 刊期: 2013- 06

  • 克里米亚战争中的2位女护士

    1854年,由于医务人员缺乏,克里米亚战争造成大量英军伤病员的死亡.南丁格尔通过官方派遣前往战场,而玛丽则未能得到政府准许,自行前往战场.2人在战场上通过各自的努力,挽救了许多伤病员的性命.经过媒体的报道,尽管2人的出身和种族不同,但都在战后得到了公众的认可与赞誉.其后,南丁格尔一直为世人所铭记,玛丽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遗忘,忽视了其作为少数族裔对护理学的贡献.......

    作者:赵晓云 刊期: 2013- 06

  • 中医经络学说对脏腑学说发展的影响

    同为中医理论体系核心内容的经络学说和脏腑学说,在各自独立发展的过程中曾经相互影响.脏腑阴阳属性的认定和脏腑相合关系的确立,都与经脉学说的影响密不可分.脏腑的阴阳属性和阴阳之气的多少,起初是用“二阴二阳”来标定的.当“三阴三阳”命名了经脉,进而经脉络属了脏腑之后,才架设了脏腑与“三阴三阳”之间沟通的桥梁.在经脉表里关系和经脉脏腑络属关系的影响下,脏腑相合学说逐步成熟,《灵枢·经脉》的脏腑经络学说终得......

    作者:王振瑞 刊期: 2013- 06

  • 从理学家窦克勤看清代士人的病痛与治疗

    病痛与治疗是清代理学家窦克勤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作为理学家,他对病痛的认识和治疗,以及对生命的认识,都受到理学观念的影响.他认为,秉持理学观念而形成的精神力量可以战胜病痛;内心的平静及加强道德修养能达到养生的目的,因而将病痛视为成就自我的好事.同时他排斥佛道等借助外在神秘力量疗病与养生的观念.然而,日常生活中窦克勤的行为并不完全符合他的观念,他往往依据实用主义原则对相似的疗病行为采取迥异的态度.此......

    作者:张博 刊期: 2013- 06

  • 西医传入对中医脏腑学说演变的影响

    脏腑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之一.以历史语境分析,明末清初以前,中国人所讲的五脏六腑,应当是解剖学意义的脏器.明末清初以后,西方医学开始传入中国,中西医学的碰撞累积到20世纪初,触发了影响深远的中西医大论争.在这种特定背景下,恽铁樵明确提出中医脏腑不是解剖学的脏腑,而是以“四时”气化为特征的理论模型,成为以功能单位阐释中医五脏六腑实质的开端,推动了近代中医理论体系的演变.准确把握人们对中医脏腑概念......

    作者:向延卫;李文伟;黄建华;朱敏;刘毅 刊期: 2013- 06

  • 从收容到科学治疗:魏毓麟与北平精神病疗养院的创建

    1908年8月,清朝民政部建贫民教养院,院内附设一所疯人院.这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设立的疯人救助机构.1917年12月,贫民教养院改组,疯人院脱离贫民教养院成为独立机构,更名为疯人收养所.在协和医学院脑系科主任雷门的推动下,协和医学院和北平社会局达成协议,于1933年合作改组疯人收养所,更名为北平精神病疗养院,由魏毓麟担任院长.在魏毓麟的主持下,精神病人的生活待遇得到了改善,建立了包括社会服务、工作......

    作者:范庭卫 刊期: 2013- 06

  • 中国大陆馆藏《药征》刻本稽考

    《药征》为日本“古方派”代表人物之一吉益东洞先生所著,刊行于日本天明五年乙巳(1785).该书流传至中国内地的刻本有数种(内地无重刻本问世),但各馆藏地对其版本的描述并不十分准确.通过实地调查并将各馆藏刻本比照分析后发现,所有刊本使用的刻板均为“蒲芦亭藏板”,具体版本表述为:安徽省图书馆:日本天明五年乙巳(1785)蒲芦亭藏板浪华书林吉田松根堂刊本;中国国家图书馆:日本天明五年乙巳(1785)蒲芦......

    作者:陆翔;王旭光;郜峦;邓勇;许仕海 刊期: 2013-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