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47年创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唯一的医史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初名“医史杂志”,定为季刊。2009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设有特载、述评、专家笔谈、医史论著、文献研究、论坛与争鸣、史述、人物、短篇论述、研究生园地、讲座、史料钩沉、医药史话、书刊评介等栏目。所载学术论文大部分为首次报道,反映了中国医学史研究的最新、最高水平。1980年开始被美国Medline网络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史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5-705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55/R
邮发代号: 2-6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4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92.00
杂志荣誉 获中华医学会成立80周年期刊金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华医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5-7053
- 国内刊号:11-215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秦简病症名述略
放马滩秦简、睡虎地秦简、周家台秦简和里耶秦简4种出土秦简中有诸多病症名称。按不同的命名方式统计发现,4种秦简累计出现的病症名85个,其中病位命名34个,病状命名8个,病因命名1个,病位+病状命名12个,病位+病因命名3个,病状+病因命名2个,专病专名25个。通过秦简病症名与甲骨文病症名和汉代医简《治百病方》病症名的比较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医学的积累,单纯以病位命名的现象逐渐减少,以病因命名及专病......
作者:于越;王育林;马燕冬 刊期: 2016- 03
-
传统中药丸剂史述略
传统中药丸剂,系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黏合剂或其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剂型。中药丸剂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剂型,它自先秦起源后,经汉代至明清,历代不断发展和丰富,适应疾病治疗的需要,制作工艺逐步完善,相继出现了蜜丸、蜡丸、包衣丸以及蜡壳丸等多种形式。近现代随着制药机械的进步,中药丸剂不断创新,现已成为批量生产的中成药的主要剂型。......
作者:许霞;陆翔;朱建平 刊期: 2016- 03
-
宋代军队的医疗卫生制度
宋代军队医疗卫生制度可分为疾病预防和治疗2个方面。疾病预防包括保障饮食安全、避开险恶驻地、享有日常休假;治疗则包括派遣医官巡诊、进驻军医随诊、采用应急方案、建立军中医药院、发放所需药品、安置护理伤病军兵。同时,朝廷对于军中医疗卫生制度采用监督军兵饭食、检束军中医官等方式监督管理,旨在保护军兵健康,保障军队战斗力。......
作者:杜菁 刊期: 2016- 03
-
山扁豆古今考--兼论植物名的张冠李戴现象
始载于《救荒本草》的山扁豆的原植物,在明清时期是黄芪属植物,如糙叶黄芪和扁茎黄芪等。而19世纪日本学者将决明属的含羞草决明定名为山扁豆,并在中日两国植物学界沿用至今。这个“张冠李戴”给植物学、中药学界造成混乱。中国植物学界对日语植物汉名的借鉴有利有弊,应注意力避弊端。建议加强对糙叶黄芪、含羞草决明医疗保健价值的研究与开发,力争为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做出贡献。......
作者:李菁博 刊期: 2016- 03
-
关于光明穴治疗眼疾的古代记载和现代研究
光明穴(编号GB37)在早的腧穴学著作《黄帝明堂经》中即有记载,但在宋代以前的针灸学著作中却不是用于治疗眼病。宋代窦汉卿的《针灸标幽赋》将“光明”作为攒竹穴的别名,记载了它治疗眼疾的功用。受此影响,元代《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误将攒竹穴的别名“光明”当作足少阳经的光明穴,在光明穴的主治中增加了治疗“眼痒”的内容。之后的针灸学著作以讹传讹,都记载了光明穴治疗眼疾。现代学者也多认为光明穴可以治疗眼疾,并......
作者:黄涛;吴墨政 刊期: 2016- 03
-
中药荆芥基原的沿革
中药荆芥以“假苏”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根据宋代以前有关假苏名称、形态、可食用的本草文献记载,可以确定假苏基原为唇形科植物罗勒OcimumbasilicumL.。从宋代《本草图经》开始,假苏基原变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tenuisfoliaBriq.,并沿用至今。清代假苏基原为罗勒O.basilicumL.和荆芥S.tenuisfoliaBriq.并存。认为基原为罗勒O.ba......
作者:宋向文;李光燕;王德群;韩邦兴 刊期: 2016- 03
-
近代香港东华医院中医事业的变迁
创立于1872年的香港东华医院(后为东华三院)是近代早的中医医院,在探索中医医院形制和促进香港中医学术等方面有积极的贡献。但中医在香港缺乏法定地位,东华医院的中医业务受到政府限制,终转变成以西医为主体的综合性医院。香港东华医院中医业务的变迁,反映了近代中医面对的问题与境遇。......
作者:郑洪 刊期: 2016- 03
-
卫生事务所是公共卫生理论与近代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卫生事务所是公共卫生先驱者在“贫、愚、病、私”的近代中国创建的地方卫生组织机构;它是公共卫生理论与近代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卫生事务所这一卫生组织机构虽然诞生于落后的近代中国,却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先进的;兰安生是北平第一卫生事务所的设计者,而李廷安则是北平第一卫生事务所的建设者。......
作者:李永宸 刊期: 2016- 03
-
敦煌藏医写卷译释(上)--脉诊内容研究
《法藏敦煌藏文文献》卷10收载的P.t.1054文书,是一份藏医写卷,写于连缀在一起的4张仿贝叶的长方形纸上,整幅纸页正面的内容为脉诊,背面的内容是药方。脉诊的内容涉及脉象诊病;诊脉的时间、部位;死脉和奇脉。写卷未见题名、作者、编者、译者、抄写者和收藏者信息。......
作者:甄艳;刘英华 刊期: 2016- 03
-
宋代医家常器之生卒年考
宋代医家常器之,字颖士,河南颖昌人,史书无传,历代书籍亦少有记载,故其生平不详。从相关记载来看,虽然难以明确常器之具体的生卒年,但可以确定一个大致的范围。......
作者:张海鹏 刊期: 2016- 03
动态资讯
- 1 鼠疫外治专著《时疫核标蛇症治法》
- 2 《山海经》中涉医神兽的探究
- 3 中国近代生理学学术谱系
- 4 博济医院第一位女医生——赖玛西
- 5 《伤科汇纂》的手法复位图谱与歌诀
- 6 中国著名病理学家、医学教育家秦光煜
- 7 《中华医史杂志》参考文献标注格式
- 8 乳腺癌外科手术发展史
- 9 余瀛鳌先生的书评
- 10 “藿”与“藿香”无关论
- 11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疗简史
- 12 略论儒家中庸思想对中医方剂学的影响
- 13 读《江苏省志·卫生志》
- 14 汉唐时期丹参应用考探及古今认识差异反思
- 15 浅论何梦瑶《医碥》之脉学成就
- 16 救护车与现代救护交通工具
- 17 肠梗阻诊断方法的历史演变
- 18 今古文经学对《内经》及其注疏的影响
- 19 传统中药丸剂史述略
- 20 论健康认知的相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