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47年创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唯一的医史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初名“医史杂志”,定为季刊。2009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设有特载、述评、专家笔谈、医史论著、文献研究、论坛与争鸣、史述、人物、短篇论述、研究生园地、讲座、史料钩沉、医药史话、书刊评介等栏目。所载学术论文大部分为首次报道,反映了中国医学史研究的最新、最高水平。1980年开始被美国Medline网络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史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5-705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55/R
邮发代号: 2-6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4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92.00
杂志荣誉 获中华医学会成立80周年期刊金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华医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5-7053
- 国内刊号:11-215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宋代官刊方书和个人方书特点探讨
宋代是方书发展的鼎盛阶段,众多方书可分两类:官刊方书和个人方书。官刊方书篇幅大,资料丰富,有一定的法定权威,而且所收方剂以成药居多。个人方书则简要质朴,删繁就简,重视实践,且分科精细,方剂显示出专科特长。这两类方书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宋代方书辉煌时期的风貌。我们可从对这两类方书特点的探讨得到有益于现代方剂学发展的启示。......
作者:章健 刊期: 2001- 02
-
论解放军卫生工作的创始问题
解放军卫生工作从1927年建军时起逐步建立发展,1931年成立全军卫生工作的领导机关——军委总卫生部。此后,建立健全了各类卫生机构,形成了统一的领导体系,培养和配备了基本卫生人员,制订了各种规章制度,至1933年已完成了创始阶段。解放军卫生工作的主要创始人为贺诚。......
作者:高恩显 刊期: 2001- 02
-
近代岭南医家梁龙章
近代广东中医学家梁龙章,著有《辨证求真》,精研医学,受聘于英国公司,多次出赴南洋为王公诊病,名扬中外。他在广东省港两地积极参与慈善医疗事业,倾力扶助贫民。在近代广东的鼠疫大流行中,创造“易数运气方论”救治疫症患者,疗效显著。梁龙章还比较中西医政,呼吁中国变法,是具有进步思想的中医学家。......
作者:郑洪 刊期: 2001- 02
-
温病名家吴鞠通生平著述考
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名瑭,字配珩,鞠通实乃其号。生于1758年,卒于1836年。故里乃今江苏淮安市。温病名著《温病条辨》并非著成于落笔的1798年,而是经过15年艰辛努力,成书于1813年。力矫医界时弊的《医医病书》成书于1831年。1833年又将医案整理成册,嘉惠后学。吴氏一生不仅精究医学,勇于创新,而且居心忠厚,医德高尚。其治学反对门户之见,能虚心而师百氏,博采诸贤之长,并正确对待成就,从不居......
作者:李刘坤 刊期: 2001- 02
-
明代御医顾定芳及其随葬品
考证御医顾定芳的姓名字号、身世谱系、生平事迹、医学思想、医学活动、医学文物等内容,发掘出他在保存古代经典医学版本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提出的心理治疗方面的独创性论述事实,不仅可补充明代医学史的一项空白,而且当在世界医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作者:高毓秋 刊期: 2001- 02
-
20世纪30年代上海公共租界医疗救护概况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公共租界是旧中国大的租界,界内的医疗救护工作由工部局卫生处和火政处管理,下属的急救股和医院股承担具体的急救伤病员工作,股内的医疗救护人员不辞辛苦地为界内中外人士的身心健康奔波,功绩显著,应该在近代中国医药史及中外科技交流史上写下美好的一笔。......
作者:朱德明 刊期: 2001- 02
-
先秦时期方剂学的萌芽与初步形成
传说时代神农尝百草发现药物,如将单味药视为单方,那么方剂的出现就很早了。而有明确的文献记载,至迟应在春秋末战国初,齐国“献方”之俗就可说明。以《五十二病方》为主的马王堆医方书,记载了当时方剂按疾病分类、方剂组成、制剂、煎服法、禁忌以及方剂所反映的治法、复方配伍、辨证论治等内容,可以代表战国时期我国方剂学的初水平。中医理论经典《内经》从具体方剂命名、组成,到方剂配伍原则、临床运用规律,尤其是治法和组......
作者:朱建平 刊期: 2001- 02
-
烂喉痧出现年代初探
现代医史学界对烂喉痧(猩红热)究竟是一种中国自古就有还是从外部传入的传染病一直聚讼纷纭,几乎现有所有的研究,都是围绕着传统医籍特别是所谓“叶天士医案”展开的,很少顾及当时历史情况。在对医籍所载与历史上发生的实际情况的比照分析中可认为:叶天士之烂喉痧医案与叶天士本人无关,系后人借名伪托,雍正十一年苏南发生的大疫,有较大可能是伤寒流行,即使也有烂喉痧,也绝不存在烂喉痧首度流行的事实。实际上,康熙晚期,......
作者:余新忠 刊期: 2001- 02
-
夏至草文献考证
夏至草药用历史悠久,历代本草中列于茺蔚项下,是作为茺蔚的一种来应用的。凡记载茺蔚别名夏枯,或茺蔚夏至后即枯的均指夏至草。现在许多地方药物志、植物志和中草药中均有收载,功用与益母草相似。......
作者:李佳;陈玉婷 刊期: 2001- 02
-
试论清末卫生行政机构
1901年到1911年清末新政、筹备立宪改革中,有卫生行政内容,卫生行政无专门独立机构,附属在巡警部、民政部里。中央卫生行政机构指巡警部的卫生科,巡警部改为民政部后,卫生科升为卫生司,下设保健、检疫、方术三个科,其职掌为考核医学堂之设置,考验医生,管理清道、防疫,审定卫生、保健章程。京师内、外城巡警总厅设卫生处。各省巡警道设卫生课。州县佐治官设警务长一员,掌卫生事宜。自此,我国卫生行政始借鉴西方逐......
作者:曹丽娟 刊期: 2001- 02
动态资讯
- 1 贝母品种沿革考辨
- 2 悼念陈海峰同志
- 3 辨证论治发展史略
- 4 神经内镜外科简史
- 5 中国近代出版的西医护理书籍
- 6 中医文物分类探析
- 7 评《中医方剂学发展史》
- 8 关于韩医师资格考核制度的研究
- 9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定义的演变
- 10 实践与启示:史怀泽的从医之路与生命伦理观
- 11 论解放军卫生工作的创始问题
- 12 基督教会在华护理事业及其社会影响
- 13 中医与维吾尔医对玫瑰功效认识之比较
- 14 用温度计测量体温的首创者
- 15 淳于意坟茔初步考证
- 16 我的父亲任应秋和他的《医学全集》
- 17 北宋太医学考述
- 18 中西医学伦理学的比较研究
- 19 许叔微伤寒著述成书考论
- 20 宋代已有关于“医政”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