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47年创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唯一的医史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初名“医史杂志”,定为季刊。2009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设有特载、述评、专家笔谈、医史论著、文献研究、论坛与争鸣、史述、人物、短篇论述、研究生园地、讲座、史料钩沉、医药史话、书刊评介等栏目。所载学术论文大部分为首次报道,反映了中国医学史研究的最新、最高水平。1980年开始被美国Medline网络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史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5-705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55/R
邮发代号: 2-6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4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92.00
杂志荣誉 获中华医学会成立80周年期刊金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华医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5-7053
- 国内刊号:11-215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从《脉学丛书》看民国时期脉学复古运动
民国时期,由于西方科学技术的快速传入,中医脉法被认为不科学.姚心源倡导脉学复古,即恢复秦汉时期以颈、手、足三部比较诊脉的方法(简称三部脉法).为了将脉学复古运动推向全国,姚心源、张子英编著《脉学丛书》.1937-1947年,《脉学丛书》先后出版4集,收录从理论探讨、实验研究、临证实践等方面研究三部脉法的文章29篇.脉学复古运动在当时颇有影响,其研究思路方法对当今脉学的发展仍有借鉴.......
作者:韩素杰;胡晓峰 刊期: 2015- 01
-
《神农本草经》对痹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
《神农本草经》是研究古代痹病史不可忽视的重要史料,书中所载365种药物中,与痹病相关的药物达75种,其中“湿痹”“寒湿痹”“风寒湿痹”“风痹”“风湿痹”“寒痹”涉及药物51种;“喉痹”“周痹”“血痹”涉及药物16种;“肉痹”“胃痹”“疝瘕痹”“消渴内痹”“痿痹”“偏痹”涉及药物8种.系统分析这些药物的性味、功效等相关知识,进而探寻当时医家对于痹病的整体认识和治疗经验,不仅可以丰富痹病的史学研究,而......
作者:丁红昌;王振瑞 刊期: 2015- 01
-
1909年郑豪参加国际消除麻风病会议考析
1909年8月,第二届国际麻风病学术会议在挪威召开,清政府派遣郑豪为代表赴会.通过此次与会,国人得以了解当时国际医学界对于麻风防治的新理念和经验举措.同时,郑豪在会议上坦承中国麻风病防治较为落后的现状,表达出向西方世界学习的强烈愿望.这则为人忽视的史实,体现出从晚清开始,中国本土医学发展日益纳入世界格局之中.以郑豪为代表的医界精英通过参加国际会议这种难得的途径,追踪世界医学前沿进展,从中汲取经验,......
作者:张孙彪;林楠 刊期: 2015- 01
-
彭泽民医学手札探析
国民党左派元老、爱国华侨彭泽民先生曾拜广东近代中医名家陈伯坛为师,从学长达6年,深受陈伯坛善用经方大剂的影响.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收藏彭泽民先生手札一批.这批手札是彭泽民先生写给在内蒙古固阳乌兰察布盟政府工作的侄子彭炳堂的亲笔书信,其中与医学相关的手札有9封.其内容反映了彭泽民先生的部分医学活动、医德思想及医疗实践经验,其遣方用药传承了陈伯坛的特点.......
作者:罗倩;郑洪 刊期: 2015- 01
-
“菴罗”“紫(鉚)”“阿魏”考释
佛经中记载了大量的外来药物,而佛经音义类著作则对这些外来药物进行了注释和说明,从中可以考察到“菴罗”“紫(鉚)”“阿魏”的植物药物特点,并得知这3种药物传入中土的时间不晚于唐代.“菴罗”原产自西域,即今之芒果,其音义形式出现的年代不晚于东汉,《汉语大词典》对“菴罗”的释文有误.“紫(鉚)”,文献中多作“紫矿”,《汉语大词典》释文应当补充.“阿魏”有木本阿魏和草本阿魏之别,具有药用价值的是草本阿魏,......
作者:李曌华;王育林 刊期: 2015- 01
-
20世纪30年代中国铁路卫生运动述评
20世纪30年代中国铁路当局开展了全路性的卫生运动,其促动因素包括政府倡导和舆论动员、铁路当局对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卫生运动组织制度化的构建等.在铁路卫生运动期间,铁路当局主要采取了集会演讲、发放宣传材料、清洁大扫除和接种疫苗等多种宣教方略.这一时期的铁路卫生运动实际成效不明显,但在理论上具有积极作用,提高了铁路员工的卫生知识,为推动卫生现代化做出了贡献,其主要问题是经费不足、形式主义和路局之间发展......
作者:黄华平 刊期: 2015- 01
-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简史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早可以追溯到1896年英国外科医生Beatson报道的采用卵巢切除术治疗绝经前复发转移乳腺癌.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的辅助治疗、复发转移后的解救治疗及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初的单纯切除内分泌器官、他莫昔芬、药物性卵巢去势、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剂4个方面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变迁进行综述分析,可以总结出不同时代内分泌治疗的特点,为探寻新的发展趋势提供借鉴......
作者:张彦收;刘运江 刊期: 2015- 01
-
“仲景官至长沙太守”始见与传播者考
张仲景为长沙太守,始见唐甘伯宗《名医录》,林亿《伤寒论序》引之:“张仲景《汉书》无传,见《名医录》,云:‘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甘伯宗,唐人,时故籍尚多,必有所据.他将自伏羲始至唐代名医120人资料按时代先后编录,成《名医录》7卷(有作1卷者非).又名《名医传》.......
作者:钱超尘 刊期: 2015- 01
-
《内外验方秘传》刻本考
清代医家赵濂《内外验方秘传》一书,初刻时间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今见4个木刻本,分别藏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镇江市图书馆、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皆为原板挖补后刷印,刷印时间不同,内容多少不一,统称为清光绪刻本为宜.《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记录的该书刻本信息“清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刻本”有误.......
作者:刘娟 刊期: 2015- 01
-
扁鹊医籍辨佚与拼接
“扁鹊医籍”,是指一个学派著作的总集,即一家之书.通过对遗存于传世文献中扁鹊医籍片断的辨识、排序、拼复,梳理出包括仓公当年传承的“黄帝扁鹊脉书”在内的三支传本的脉络,再现了失落的扁鹊医学的轮廓,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这一轮廓的细节:仓公当年所受之扁鹊《脉书》上下经(篇)的主体内容被王叔和《脉经》辑录,并为传世本《黄帝内经》以不同形式传承,其晚期传本的部分内容存于《难经》;《五色诊》则由《脉经》、六......
作者:黄龙祥 刊期: 2015- 01
动态资讯
- 1 王吉民医史论文目录
- 2 中国近代第一位西医生--关韬
- 3 美国细菌学家梅耶博士
- 4 肠梗阻诊断方法的历史演变
- 5 宋代驻泊医官制度探析
- 6 方剂配伍中君药的演变
- 7 由《外台秘要方》“令发黑方”论曹丕的身体素质
- 8 脊髓灰质炎简史
- 9 《刘涓子鬼遗方.序》中两处与年号有关的错误
- 10 德国文树德教授访问北京中医药大学
- 11 《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评述
- 12 中医历史图像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 13 中医文物分类探析
- 14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医简《十二脉》《别脉》内容与价值初探
- 15 《神农本草经》木香考
- 16 中医临证病案规范化源流探析
- 17 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12届1次学术年会征文
- 18 一代名医陈无咎
- 19 御医力钧学术特色探析
- 20 从野马豆看藏密对《本草纲目拾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