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47年创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唯一的医史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初名“医史杂志”,定为季刊。2009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设有特载、述评、专家笔谈、医史论著、文献研究、论坛与争鸣、史述、人物、短篇论述、研究生园地、讲座、史料钩沉、医药史话、书刊评介等栏目。所载学术论文大部分为首次报道,反映了中国医学史研究的最新、最高水平。1980年开始被美国Medline网络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史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5-705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55/R

邮发代号: 2-6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4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92.00

杂志荣誉 获中华医学会成立80周年期刊金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华医史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医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5-7053
  • 国内刊号:11-215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获中华医学会成立80周年期刊金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医史杂志2015年第2期文章
  • 1820-1860年中国教会医院医患关系初探

    19世纪传教士在华创办的教会医院,确立了医生占据主导地位的新型医患关系。从当时中国人对传教士医生的感恩情怀,便知在早期中国的教会医院里,医患关系相对良好。1820—1860年,教会医院完全由西方基督教控制,其良好医患关系的形成是基督教的教化、免费医疗、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院方医疗风险规避意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观念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何兰萍 刊期: 2015- 02

  • 天花病名流变考

    现知早记载天花的中医古籍《肘后备急方》中称天花为“虏疮”,后来又出现了“圣疮”“天疮”“豌豆疮”“麸豆疮”“痘疹”等多种称谓。历史上天花病名的繁杂更替,是中医关于天花的理论认识逐渐演变的显著标志。天花病名与中医相关诊断治疗、民间相关社会习俗均有联系。民国时期,“天花”终替代“痘疹”成为这种病毒性传染病的专有名称,是牛痘接种术传入之后,中医在天花防治中的重要地位被预防接种所取代的结果。......

    作者:刘思媛 刊期: 2015- 02

  • 明清时期关于中药炮制工艺理论的争鸣

    在经过宋代炮制工艺发展的黄金时期之后,明清时期的炮制工艺和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一些医家关于炮制作用的认识更加深刻,对地黄、麦冬等常用药物的传统炮制工艺提出了质疑,炮制新见与坚持炮制古法的医家之间出现了学术争鸣,标志着中药炮制学的进步。回顾明清时期关于中药炮制工艺理论的争鸣,可以为继承和发展传统炮制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陈缤;贾天柱 刊期: 2015- 02

  • 近代西南边疆西方医学传入概况

    云南地处西南边疆,毗邻南亚、东南亚,自19世纪末,西方医学随着传教士进入云南。对云南乃至中国内陆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是中国近代医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是由粗通医药常识的传教士随身携带一些常用西药,在传教途中发现病人则对症下药,通过实际疗效争取信徒。20世纪初,天主教、基督教开始在云南创建教会医院,1901年创建“大法施医院”,1902年创建“福滇医院”,此后,云南各地兴办了不少教会医院。各教会医院还......

    作者:汪剑;符丽玲 刊期: 2015- 02

  • 新形势下医学高等院校西医通史教学改革初探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和思考医学的目的、价值与意义,医学史成为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课题之一,西医通史的教学也随之发生变化。医学史不再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积累的成果史、理论变革的思想史和医疗技术的变革史,而是科学家、医生以及普通人群在不断认识与改造医学过程中所展现的具体而丰富的人类生存样态。西医通史教学应调整教材的编写,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和考试的内容、方式,突出文化视......

    作者:付德明;王洪奇;燕娟;贺培凤 刊期: 2015- 02

  • 改革开放后中医药对外交流政策的制定

    中医药对外交流活动是在党和政府政策的指导下展开的。改革开放后,中医药对外交流政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粗到精的过程。这与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医事业发展、国际交流需求紧密相关。改革开放30年来,中医药对外交流政策的制定可分为3个阶段:包含于国家外交政策的框架里(1978—1985)、体现在发展中医事业政策中(1986—1996)、专门中医药对外交流政策的出现(1997之后)。从这些政策的发展过程......

    作者:王京芳;朱建平 刊期: 2015- 02

  • 从清代岭南医案看病者与医疗相关的活动

    清代岭南医案中对于病者的医疗活动多有记载,从医者的笔下能够了解到病者面对疾病的心态、应对方法、择医行为、延医方式、对医者的信任程度、换医行为、药物观、宗教行为、延医以决病者死期、答谢医者与公益活动等各方面内容,可以为全面理解医疗史提供帮助。......

    作者:黄子天;李禾;刘小斌 刊期: 2015- 02

  • 海源阁藏医籍数目考

    山东聊城杨氏海源阁,是清季著名四大私家藏书楼之中惟一矗立于北方的藏书楼,珍典秘籍富赡博雅,且版本精良,其数量终达4000余种20余万卷。通过梳理山东聊城杨氏家藏书目5种、王绍曾补遗书目3种、《山东省图书馆馆藏海源阁书目》,查阅近代名家著录,基本明确了杨氏海源阁所藏医籍数目87种,按每书单计为112部,1296卷。......

    作者:满雪;刘更生 刊期: 2015- 02

  • 陈邦贤先生年谱

    1889年1岁。陈邦贤,1889年3月10日(农历己丑二月初三日)生于江苏省盐城县沙沟镇。......

    作者:陈定闳 刊期: 2015- 02

  • 陈邦贤先生生平事迹考辨4则

    陈邦贤先生(1889—1976)是著名医学史家,中国传统医学历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目前已知公开出版的有关先生生平的专门论文、论著有:①蔡景峰《中国医学史学家陈邦贤》;②陈定闳《陈邦贤生平事迹拾遗》;③金维藩、吴颂周《镇江名医陈邦贤、吴子周》;④王致谱《陈邦贤》;⑤蔡景峰《陈邦贤》;⑥李经纬《中国著名医史学家--陈邦贤》;⑦耿鉴庭《著名医史学家陈邦贤先生》;⑧陈定闳《医学史家陈邦贤教授的人格修养与学......

    作者:张净秋 刊期: 2015-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