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47年创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唯一的医史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初名“医史杂志”,定为季刊。2009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设有特载、述评、专家笔谈、医史论著、文献研究、论坛与争鸣、史述、人物、短篇论述、研究生园地、讲座、史料钩沉、医药史话、书刊评介等栏目。所载学术论文大部分为首次报道,反映了中国医学史研究的最新、最高水平。1980年开始被美国Medline网络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史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5-705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55/R
邮发代号: 2-6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4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92.00
杂志荣誉 获中华医学会成立80周年期刊金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华医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5-7053
- 国内刊号:11-215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考据学方法在温病学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温病学说发端于《素问》,但其奠基、发展、成熟的过程基本上发生于清代.温病学说在清代能够迅速发展,形成独立的医学流派,除与医学自身发展规律和明末清初瘟疫流行等因素相关外,温病学家采用的考据学研究方法无疑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整理校勘前人著作、考证辨析医学术语、训诂诠释词义、善于质疑辩诘,增强了温病学著作的完整性、可靠性、准确性,加深了对温病性质的认识,促进了温病学独特诊疗体系的形成.......
作者:肖毅;黄作阵 刊期: 2016- 04
-
滑寿的社交圈与医名的获取
元末明初医家滑寿,在当时声名彰显.除了医术,滑寿的社会交往是其成名的极大助力.滑寿早年从儒者韩说、医者王居中、高洞阳学习,从而获得了儒士和医者2个身份.儒士身份使滑寿得到了文人的认可,而医术又为滑寿与文人的交往提供了助力.凭借双重身份,滑寿结识了赵琏、陈性中、王叔雨、方国珍、宋玄僖、朱右、王熙阳、宋廉、刘基等地方性和全国性的文人政客,使滑寿的声名逐渐由地方走向全国.丁鹤年、刘仁本、戴良等人建构的“......
作者:王嘉乐 刊期: 2016- 04
-
哈尔滨早期的西医医院(1900-1932)
1900-1932年,哈尔滨成立了中东铁路中央医院、哈尔滨市董事会第一医院、哈尔滨特别市第二医院、滨江医院、犹太医院、孔氏医院、明明眼科医院以及其他多家西医医院.这些西医院的出资方及人才来源各有不同,其服务对象也不同,既有综合型医院,也有专科医院,而且临床、教学、科研一体化,促进了20世纪初期西医学在哈尔滨的传播.......
作者:纪焱;李志平 刊期: 2016- 04
-
近代中国第一个官办中医社团——中医改进研究会
近代中医社团多为民办性质,由个人创办,经费自筹.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是近代中国第1个官办的中医社团.出于统治目的和对中医的认可,山西行政长官阎锡山在社团的创办、运行、发展中都给予大力扶持,军政要员在研究会重要岗位任职,官方给予经费、政策支持,各地方政府积极配合社团事务.由于组织稳定、经费充裕,中医改进研究会发展迅速,运行稳定,在学术研究、中医教育、医疗防疫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近代中国延......
作者:刘洋;张培富 刊期: 2016- 04
-
河北定县农村卫生实验区的创建始末及影响
河北定县农村卫生实验区是由晏阳初领导的平民教育促进会与北京协和医学院联合创立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示范项目.在平民教育促进会和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系主任兰安生的推动和鼎力支持下,以陈志潜、姚寻源为代表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师生,经过1929-1937年近8年的时间,在定县平民教育促进会领导的乡村建设运动中,自下而上地创建运行了适应农村环境、防治结合的县、区、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定县农村卫生实验区为近代解决中国......
作者:张庆宁;廖苏苏;张孔来 刊期: 2016- 04
-
中医燥湿认识源流及“燥湿论”首倡者辨
《内经》有“秋伤于湿”和燥应于秋不同记载.金元时期,刘完素补充了燥邪病机;王安道对《内经》的矛盾记载做了解释.清代,喻昌对《内经》“秋伤于湿”明确提出异议,引发了关于燥湿认识的争鸣;余国珮从天人相应规律论述燥湿的阴阳之性,阐述外感内伤皆以燥湿为本,论述了燥湿的病因、病机、诊法和药物的燥湿之性,实为倡“燥湿论”第1人;石寿棠承袭了余国骊的燥湿理论,并有新的发展.近代,有学者主张将燥湿与阴阳、表里、虚......
作者:周雪梅;胡建鹏 刊期: 2016- 04
-
从技术革新看20世纪50年代山西省“除四害、讲卫生”运动
20世纪50年代为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增加粮食产量,实现国家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中央在卫生领域掀起了一场“除四害、讲卫生”运动.山西省响应国家号召,组织群众积极参与到这场运动中,“大除四害、大讲卫生”.为迅速提高除害灭病效率,群众在运动中广泛开展技术革新,不断进行创造发明,取得丰硕的技术成果.通过技术革新,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更重要的是推动国家与地方之间的互动,即国家对......
作者:武晓媛 刊期: 2016- 04
-
简牍制度对中医经典著作行文风格的影响
在造纸技术发明以前,简牍是中国为普及的书写载体.简牍形制通常为狭窄长条,只能直书一行字,书写前后用绳子编连成册,或卷起,谓之“卷”;或折叠,谓之“篇”.成书于简牍盛行时期的中医经典古籍,采用条文格式适于简牍书写.《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内容皆书以条文格式,应是受此影响.乃至北宋时期校订医书时,国家库府中保存的前代简牍书籍仍颇宏富,由此才会有“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蠢简中得仲景《金匮玉......
作者:周鸿飞;叶磊 刊期: 2016- 04
-
敦煌藏医写卷译释(下)——方书内容研究
《法藏敦煌藏文文献》卷10收载的P.t.1054文书,是一份藏医写卷,写于连缀在一起的4张仿贝叶的长方形纸上,整幅纸页正面的内容为脉诊,背面的内容是药方.药方残卷存留的16行文字,内容可分为5个单元,分别介绍5首医方,包括药油方和导泻方的组成、配制方法、功效、用法等.全篇已鉴别出的药物30种,涉及植物、动物和矿物.外来语的音译药名占了近一半,部分药名冠以“印度”“汉地”等,以区别产地和品种.初步判......
作者:刘英华;甄艳 刊期: 2016- 04
-
“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小考
“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一语见于《备急千金要方》卷9《发汗吐下后第九》.学术界认为此语是孙思邈的感慨之语,并据以争论孙思邈撰著《备急千金要方》时是否见过张仲景《伤寒论》.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误读.一般来说,感慨之语多紧连于相关内容之前或之后.《发汗吐下后第九》一节有:“脉证七条”“方十七首”“灸法一首”.“脉证七条”与“方十七首”交错记述,“灸法一首”居于末.“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在“脉证七条”......
作者:张海鹏 刊期: 2016- 04
动态资讯
- 1 循证护理概念的提出及发展
- 2 清代《武强县新志》“附急救方”评介
- 3 海源阁藏医籍数目考
- 4 中国近代首部产科学译著《胎产举要》探析
- 5 泰州出土明代古尸防腐条件初探
- 6 《千金要方》异文对校与研究
- 7 “团结中西医”方针的演变和确立
- 8 中国现代中医药法规建设述略
- 9 ДX11538a:俄藏敦煌古抄本《难经》残卷
- 10 昆明中成药登审与《昆明81种成药配方目录》修纂
- 11 19世纪后半叶广州鼠疫传入路线的探讨
- 12 论20世纪内蒙古传统蒙医学的发展
- 13 秦汉时期脏腑辨证学说发展特点研究
- 14 肝豆状核变性研究简史
- 15 1918年大流感流行情况研究文献分析
- 16 刘完素《三消论》对消渴病诊治的贡献
- 17 肠梗阻诊断方法的历史演变
- 18 读《中西医病名对照大辞典》
- 19 论解放军卫生工作的创始问题
- 20 玄府理论的建立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