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47年创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唯一的医史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初名“医史杂志”,定为季刊。2009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设有特载、述评、专家笔谈、医史论著、文献研究、论坛与争鸣、史述、人物、短篇论述、研究生园地、讲座、史料钩沉、医药史话、书刊评介等栏目。所载学术论文大部分为首次报道,反映了中国医学史研究的最新、最高水平。1980年开始被美国Medline网络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史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5-705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55/R
邮发代号: 2-6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4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92.00
杂志荣誉 获中华医学会成立80周年期刊金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华医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5-7053
- 国内刊号:11-215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狂犬病的中医认识嬗变
人被感染了非时不正之气而五脏受毒的狂犬咬伤,是狂犬病的病因.病机为瘀热在里.中医对狂犬病临床表现的认识,经历了从隋唐时期的狂犬咬人、人即现狂犬症状,到明清时期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的认识嬗变.对狂犬病的发病诊断、疗效和预后的判定,在很多方面符合现代传染病学对该病的认识.重视对狂犬病患者被咬伤口的清洗,并经历了从口吮到水洗,进而用具有消毒作用的生甘草、小便清洗的嬗变.治疗上实现了从单方专药为主,向复......
作者:李永宸;彭胜权 刊期: 2007- 01
-
肠梗阻治疗的历史回溯
肠梗阻是一种常见而多发的疾病,其治疗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历史进程,并巳逐步走向规范,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目前也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比如大段肠坏死、肠切除后,病人的营养及生活质量如何保持在良好状态;治疗终末期肠病的小肠移植的疗效还远不如肝移植、肾移植那样令人满意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作者:吕云福;李新秋;张欣欣 刊期: 2007- 01
-
陈自明《外科精要》版本考略
南宋医家陈自明一书,于外科之创设,有发凡起例之功,是中医外科学史上的重要著作.系统梳理该书传世诸版本的源流承递,并实地考察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所藏的3种版本,经研读比较,认为以日本津轻氏校刻之为佳.此本较好地保存了陈氏原著旧貌,且校勘精审,洵为研究陈自明及宋代中医外科学术思想之善本.......
作者:顾漫 刊期: 2007- 01
-
敦煌医药卷子P.2882V校补
P.2882V是敦煌出土的重要医方卷子.由于年代去今久远,又多残缺漫漶,语言颇多扦格不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敦煌出土的医药卷子已有多个辑录本问世,马继兴等人所编著的比较好地解决了年代考订、文字识读、标点断句等问题,书中对该卷作了较全面的整理.然而智者千虑,疏漏难免.整理出来的卷子仍存在断句错误、误识文字、录文脱漏、校改失误等诸多问题,兹据原卷照片及相关文献对P.2882V重新校理,补正马继兴......
作者:范崇峰 刊期: 2007- 01
-
中美早期檀香贸易
1783年美国独立后,很快便与中国建立了贸易关系.檀香便是美国商人早期向中国输入的重要商品.......
作者:伊广谦 刊期: 2007- 01
-
博济医院第一位女医生——赖玛西
博济医院的第一位女医生赖玛西,自1882年受美国长老会派遣,在广州工作服务了46年,先后担任嘉约翰医生的女助手和受聘为博济医院女病房的女医生.她利用近代的医学理念和治疗手段,有效改善了广州的妇女儿童医疗条件,成为在中国传播新法接生的先驱;开办了中国早的盲童学校,编创了中国第一套点状盲文识别系统,为盲童提供西式教育和人文关怀,发挥了积极的社会救助作用;其职业生涯较好地融入晚清广州的社会生活,在救治病......
作者:王芳;胡晓文 刊期: 2007- 01
-
闽西蛟洋红军医院的成立及其演变
1929年3月,红四军人闽作战,连续进行长岭寨(3月)和三打龙岩(5~6月)等战斗,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闽西革命根据地.由于几次作战,红四军伤病员增加,需要有个使伤病员医伤治病的安定场所.红四军与闽西党组织研究决定,在上杭县蛟洋的石背村建立一所红军医院.......
作者:高恩显 刊期: 2007- 01
-
1949年前中医及相关期刊种类初探
1949年以前(尤其是1912-1949年间),现已掌握的中医及其相关的各种期刊当在800种以上,所含论文不少于10万篇.期刊文献的特点是它的时效性与广泛性.......
作者:王咪咪 刊期: 2007- 01
-
谈新安医学文化特征
新安医学是指始于宋,盛于明清,流传至今的徽州区域综合性医学.作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安医学伴随着徽学的兴旺发达而有过辉煌的历史.新安医学不仅有庞大的医家群体,宏富的医学著述,其一些学说学派更曾主导着全国中医学术发展的主潮流.总结新安医学文化的特征主要有三方面:文化的交融性、学术的传承性、流派的区域性.......
作者:朱长刚 刊期: 2007- 01
-
《中华医史杂志》稿约
......
作者: 刊期: 2007- 01
动态资讯
- 1 俞根初《通俗伤寒论》传本研究
- 2 民国时期的中医期刊《新安医药半月刊》
- 3 雷士德对民国时期西医机构的贡献
- 4 《三指禅》中的脉学特点
- 5 中国近代妇女卫生教育管窥
- 6 《永乐大典》引用元代医籍考
- 7 杜文燮《药鉴》浅识
- 8 韩国医著《素问大要》研究
- 9 近代民众和医生对鼠疫的观察与命名
- 10 黑水城出土医药文献存现及研究概况
- 11 《本草纲目》金陵版重修本——制锦堂本初考
- 12 新形势下医学高等院校西医通史教学改革初探
- 13 中华医学会医业保障委员会的建立与影响
- 14 开拓中医学思想史研究领域
- 15 西医传入对中医脏腑学说演变的影响
- 16 《元邓珍本<新编金匮方论>校注》出版
- 17 刘昉生平及著作考
- 18 胸痹概念的演变
- 19 明代医学与西南边疆开发
- 20 西北民间挑擦放寒方法的渊源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