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47年创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唯一的医史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初名“医史杂志”,定为季刊。2009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设有特载、述评、专家笔谈、医史论著、文献研究、论坛与争鸣、史述、人物、短篇论述、研究生园地、讲座、史料钩沉、医药史话、书刊评介等栏目。所载学术论文大部分为首次报道,反映了中国医学史研究的最新、最高水平。1980年开始被美国Medline网络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史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5-705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55/R

邮发代号: 2-6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4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92.00

杂志荣誉 获中华医学会成立80周年期刊金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华医史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医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5-7053
  • 国内刊号:11-215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获中华医学会成立80周年期刊金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医史杂志2014年第6期文章
  • “团结中西医”方针的演变和确立

    新中国成立初期制定的卫生工作三大方针之一——“团结中西医”,既是基于当时医疗卫生资源的考量做出的政策选择,也是前此20余年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遗产之一.从初“中西医并用”的无奈,到逐步形成“中西医合作”、“团结中西医”方针,都与中国革命的具体环境密切关联.延安时期不同阶段的革命卫生工作方针,带有浓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色彩,是毛泽东深思熟虑的结果而不是医务人员提出的职业诉求;1950年确立的“团结中西医......

    作者:李剑 刊期: 2014- 06

  • 《救荒本草》在日本的传承

    《救荒本草》是中国历史上第1部救荒类本草专著,开创了可食用植物研究的新领域.该书大约在17世纪中后叶传入日本,受到日本著名本草学家的重视,不同传本系统的版本都在日本流传.其后,一些日本名家先后从传到日本的《农政全书》中析出《救荒本草》的内容单独校刻刊行,使《救荒本草》在日本得以更广泛地流传.......

    作者:何慧玲;肖永芝 刊期: 2014- 06

  • 《医林口谱六治秘书》药名及剂量隐语的破译

    《医林口谱六治秘书》系清代名医周笙在陆圻《医林口谱》的基础上纂注增补而成.全书4卷,内容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妇、儿诸科,在辨证论治、遣方用药方面颇有特色,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意义.书中有20味药物的名称使用了隐语,如“由车”是黄连的隐语,“五月”是吴茱萸的隐语,等等.表示药物剂量的数词和量词也常常使用隐语,如:“苏、畦、紫、气、满”分别是“一、二、三、四、五”的隐语,“藿、圃、香、风、来”......

    作者:周坚;林士毅;刘时觉 刊期: 2014- 06

  • 中医临证病案规范化源流探析

    中医医案起源很早.西汉淳于意的诊籍是现存早有实际内容的医案.明代韩懋首先提出脉式要“六法必书”,开中医临证病案规范化之先河;后吴崑、喻昌、李彦贞、何廉臣等医家对病案格式进行了补充、调整、改变.新中国成立后,病案格式经过多次修订,形成了全国统一规范.实际上临证病案与医案的不同,现代病历在反映中医思维过程和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精髓方面存在欠缺.探析中医临证病案规范化的源流,对完善当今病历格式有重要借鉴意义......

    作者:张蕾 刊期: 2014- 06

  • 上海新中国医学院教学思想探析

    朱南山暨其子朱小南、朱鹤皋创办的上海新中国医学院,是近代具革新精神的中医院校.其附属研究院以“实现国医科学化,培养国医高深人才”为宗旨,开“中医科学化”实践之先河.“发扬国粹,融化新知”的教学设计、临床研究及学术组织在国内外形成一定影响.倡导广结名师与学习理论相结合,积极培养学生组织及学术社团,创办刊物,组织学生研究会,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研究与教学导向,其办学经验对现代中医院校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李明;尚力;邴守兰 刊期: 2014- 06

  • 从宋人对医者的记述看医学知识传承模式的转变

    南北朝至北宋初,“师徒”和“世医”一直是医学知识传承的主要模式.宋代,随着医学文本的迅速增多,“文本阅读”在医学知识传承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突显.从宋人对医者的记述可以清晰地看出这种转变.如:在张峋撰郝允《墓志铭》中,郝允的医学知识主要源于“师徒授受”,而叶梦得的记述,则在淡化“师徒”的同时,强化了“文本阅读”的作用.“世医”出身的庞安时,却部分摒弃了家传的医学知识,转而通过“文本阅读”来获取医学知......

    作者:张海鹏 刊期: 2014- 06

  • 张杲《医说》版本知见录

    南宋医家张杲的《医说》有国内出版本和国外出版本2类.国内出版本可分为宋本、明本、清本、民国以来诸本,目前可以知见宋本1种、明本14种、清本3种、民国以来诸本25种.国外出版本主要有日本刊本、朝鲜活字本2类.《医说》的版本,在明代产生了原本传承本和增补本2个分支.原本传承本有顾定芳刊本、张尧德刊本、吴勉学刊本、吴中珩刊本、王肯堂刊本、《四库全书》诸本、清宣统三年(1911)上海文明书局铅字排印本、日......

    作者:王旭光;陆翔 刊期: 2014- 06

  • 《证治准绳·目》版本源流述略

    《证治准绳·目》为明代医家王肯堂所撰,成书后屡经翻刻,现存13种版本.其诸多版本大致可分为6大系统:①万历初刻本系统,包括明万历三十年壬寅(1602)初刻本、日本宽文朝1670年铜驼书林刻本、清康熙十四年乙卯(1675)金坛虞氏刻本、清康熙三十八年己卯(1699)金坛虞氏修补刻本、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西蜀善成堂刻本5种;②修敬堂本系统,包含清乾隆五十八年癸丑(1793)修敬堂金氏刻本、清光绪......

    作者:陈丽平 刊期: 2014- 06

  • 北宋医家初虞世诊治邓王小考

    《中国历代名医集录》“初虞世”条云:“初虞世,字和甫,宋代名医.元符中皇子邓王生月余得痫疾,病危重,医束手无策,独虞世以为无可虞,三日邓王病愈.可见虞世深究《素问》、《难经》之理.著有《养生必用方》.”初虞世诊治邓王之事亦见于陆游《老学庵笔记》:“初虞世,字和甫,以医名天下.元符中,皇子邓王生月余,得痫疾,危甚,群医束手,虞世独以为必无可虑.不三日,王薨.信乎医之难也”.......

    作者:兰台 刊期: 2014- 06

  • 蔡景峰先生与中国民族医学史研究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资深研究员蔡景峰先生,1927年8月生于福建省南安县.1954年3月于国立湘雅医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医院(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热带病学专家钟惠澜的指导下,从事热带病的临床实践和研究.1955年底,响应西医学习中医的号召,参加了卫生部开办的首届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1958年夏天结业,被分配到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今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研究室工作,师从中医史学名......

    作者:甄艳 刊期: 2014-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