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47年创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唯一的医史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初名“医史杂志”,定为季刊。2009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设有特载、述评、专家笔谈、医史论著、文献研究、论坛与争鸣、史述、人物、短篇论述、研究生园地、讲座、史料钩沉、医药史话、书刊评介等栏目。所载学术论文大部分为首次报道,反映了中国医学史研究的最新、最高水平。1980年开始被美国Medline网络数据库收录。                

往期目录

首页>中华医史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医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5-7053
  • 国内刊号:11-215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获中华医学会成立80周年期刊金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医史杂志2014年第06期

从宋人对医者的记述看医学知识传承模式的转变

张海鹏

关键词:医学知识传承, 医学教育, 文本阅读
摘要:南北朝至北宋初,“师徒”和“世医”一直是医学知识传承的主要模式.宋代,随着医学文本的迅速增多,“文本阅读”在医学知识传承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突显.从宋人对医者的记述可以清晰地看出这种转变.如:在张峋撰郝允《墓志铭》中,郝允的医学知识主要源于“师徒授受”,而叶梦得的记述,则在淡化“师徒”的同时,强化了“文本阅读”的作用.“世医”出身的庞安时,却部分摒弃了家传的医学知识,转而通过“文本阅读”来获取医学知识.据张耒撰庞安时《墓志铭》和《宋史·方伎传》,庞安时是通过“文本阅读”成为“名医”的典范,但《墓志铭》在于突出庞安时的高明,而《宋史·方伎传》则注重突显“文本阅读”的重要,进而否定“世医”.宋人记述陈昭遇的神奇医术主要源于“实践”,直接否定了“文本阅读”,或进而借陈昭遇之口,对“文本阅读”进行了反思和批评.宋人对医者的不同记述,反映了医学知识传承模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