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47年创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唯一的医史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初名“医史杂志”,定为季刊。2009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设有特载、述评、专家笔谈、医史论著、文献研究、论坛与争鸣、史述、人物、短篇论述、研究生园地、讲座、史料钩沉、医药史话、书刊评介等栏目。所载学术论文大部分为首次报道,反映了中国医学史研究的最新、最高水平。1980年开始被美国Medline网络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史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5-705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55/R
邮发代号: 2-6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4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92.00
杂志荣誉 获中华医学会成立80周年期刊金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华医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5-7053
- 国内刊号:11-215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外仲景遗方考
考证不同传本、传文中的仲景医方,进行比较、校勘、辨伪,并对及外仲景遗方进行辑佚,明确在不同传本、传文中仲景医方的存在状态.......
作者:米鹂 刊期: 2006- 03
-
海南省医学教育50年
新中国海南岛医学教育发展50年史,包括海南医学院的发展史,海南省中等卫生学校的发展史.加强卫生技术人才的培养,为海南人民健康服务,极大地改变边陲地区缺医少药的状况.......
作者:林书勇;林诗泉 刊期: 2006- 03
-
督脉腧穴考
督脉经腧穴的数量和分布,历代记录不一样,督脉经腧穴的分布,到时期督脉经腧穴包括了面部头颈部正中线、脊背正中线及两侧,宋代以后至今仅有面部、头颈部、脊背部正中线上:腧穴数量上也多少不一,主要与对脊柱相关腧穴认识不同有关.其中唐代首次记载了督脉经腧穴不同认识的讨论,杨上善和王冰的记录提示,对督脉经腧穴认识上的主要差异出现在唐宋之间.......
作者:张建斌;王玲玲 刊期: 2006- 03
-
颞颌关节脱位口内复位法源流
依据现存文献,颞颌关节脱位口内复位法的早记载见于1984年湖北省江陵县张家山出土的汉简.其后,历代医家在记述的基础上,对颞颌关节脱位一病的病因病机、症状体征、治疗等方面有所发挥.虽然中记载的复位手法较为简单,但作为骨科临床的基本操作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作者:石东平;袁冰 刊期: 2006- 03
-
《岭南卫生方》作者考
考证李璆、王棐、王南容、章杰作为作者之身世及游历或仕宦岭南的时间和著述等,推断出编著的时间,当在宋绍兴九年至十八年(1139-1148)之间.......
作者:左鹏 刊期: 2006- 03
-
秦汉时期脏腑辨证学说发展特点研究
秦汉时期随着、、藏象经络学说的形成而奠定了脏腑辨证学说的理论基础,从早期的脏腑分证、脏腑病候的出现直至的问世才有了脏腑辨证论治的初步实施.秦汉时期脏腑辨证学说仍是零散、未成体系的,所以是它的孕育时期.......
作者:杨雪梅;王桂兰;李德杏;王玉兴 刊期: 2006- 03
-
首位留学美英的医生黄宽
黄宽是我国第一位留学美国,学习西医于英国的医生.在美国孟松学校学习基础科学知识,两年后在英国爱丁堡大学接受医学教育并获得医学学位.他是我国早期杰出的外科医生.在传播西方医学方面作出重要贡献,在当时他被称为好望角以东负盛名之良外科.他的业绩自当永垂中国医学史.......
作者:刘泽生 刊期: 2006- 03
-
胸痹概念的演变
胸痹病名源于,所论与肺有关;后世中医著作所论胸痹概念不一,范围较广;中医内科教材及国家、行业标准等则将胸痹定位于心脏病,缩小了胸痹范围.......
作者:宋建平 刊期: 2006- 03
-
清代温病医案488例的舌象分析
在51部清代医案中,梳理出记录有温病舌诊医案的著作29部,进一步将全部温病舌诊医案488例摘录出来,以高等中医院校中医诊断学教材的舌诊分类为主,对温病舌诊医案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488例温病医案中,以舌苔的记录比率高,为65.16%,其中黄苔的比重高,其次为白胎和黑苔.清代1850-1911年期间苔色的变化特征为:白苔、黄苔的出现率上升,黑苔的出现率下降,复合苔色的描述增加.舌色的纪录为23......
作者:梁嵘;李燕;王盛花;侯杨方;官君达 刊期: 2006- 03
-
间接测量血压法的发展
1733年英国人斯蒂芬·海尔斯(StephenHales,1677-1761)将一个黄铜管的一端插入马的颈动脉,另一端与一个玻璃管相接,测到了马的血压.......
作者:孙玲;赵全国 刊期: 2006- 03
动态资讯
- 1 马王堆医书的解剖知识
- 2 清代云南昆明的鼠疫流行
- 3 肠梗阻诊断方法的历史演变
- 4 中药积雪草基原的沿革
- 5 鸦片战争前在华洋行与西医入华
- 6 中俄野战外科学史的比较
- 7 韩国金南一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作学术报告
- 8 白求恩漂泊的军事之旅
- 9 《眼科正宗原机启微》的编撰及学术成就
- 10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医简《十二脉》《别脉》内容与价值初探
- 11 以史为鉴 传承创新——《百年中医史》序
- 12 金元时期社会因素对方剂学发展的影响
- 13 王焘职官考
- 14 “膀胱”与“胞”、“津液”与“尿”及相关诸问题
- 15 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桡骨头骨折简史
- 16 试论《寿亲养老新书》老年人养生特色
- 17 中国中医科学院张志斌研究员赴慕尼黑进行学术访问
- 18 《中华医史杂志》参考文献标注格式
- 19 熊宗立刊刻医书概述
- 20 仲景医方与《小品方》方剂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