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47年创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唯一的医史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初名“医史杂志”,定为季刊。2009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设有特载、述评、专家笔谈、医史论著、文献研究、论坛与争鸣、史述、人物、短篇论述、研究生园地、讲座、史料钩沉、医药史话、书刊评介等栏目。所载学术论文大部分为首次报道,反映了中国医学史研究的最新、最高水平。1980年开始被美国Medline网络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史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5-705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55/R
邮发代号: 2-6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4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92.00
杂志荣誉 获中华医学会成立80周年期刊金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华医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5-7053
- 国内刊号:11-215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明代医生群体在瘟疫之际的社会救助活动
明代(1368-1644)277年间,计有54年发生了75次较大范围的瘟疫.面对瘟疫,救助的医者,既有官方医者,也有民间医者,一些儒生、官员或贵族等兼习医术者也参与其中.发生瘟疫时,医者救助的态度也有所不同,除官方提供免费的医疗救护外,民间的尚义之医或是单独施药、施粥、施与棺木葬具,或是参与到其他慈善力量之中,如贵族和致仕官员曾雇请医者施行救者.与尚义行善相反,面对瘟疫时,也有惧怕瘟疫,不愿救治的......
作者:陈旭 刊期: 2012- 02
-
20世纪前叶的上海中医药团体
20世纪初,西学东渐,以及不同观点的中医云集上海,文化和学术的差异为上海近代中医团体提供了思想和学术背景.面对取缔和挤压,中医界对自身权利的维护也促使了中医团体的产生.近代上海中医团体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萌芽(1903-1911)、发展(1912-1926)、抗争(1927-1937)、低潮及恢复(1938-1949)4个阶段.初的中医团体多由学术见解相同或学术流派相近者组成,又有全国性和地区性不同......
作者:杨杏林;陆明;陈沛沛;张晶滢;杨枝青 刊期: 2012- 02
-
中药覆盆子功效演变及原因探讨
《本草衍义》之前,不论是本草文献记载,还是方剂配伍应用,覆盆子一直被作为补益药来使用.《本草衍义》首次提出覆盆子有“缩小便”的功效,并以此来解释“覆盆”之名.此后,医家沿用了《本草衍义》的认识,将覆盆子作为补益药和固涩药使用.到了现代,各版《中药学》教材更是将覆盆子归属于固涩药.究其原因,当与覆盆子药用来源的变化,以及果实成熟度和药用部位的变化有关.......
作者:张珂;王德群 刊期: 2012- 02
-
近代中药药理研究与传统中医药学
1923年陈克恢等对于麻黄、当归的实验药理研究是我国近代中药药理研究的开端.20世纪30年代,国内相继建立起一批科研机构,如国立北平研究院生理学研究所、全国经济委员会卫生实验处药物研究室等,广泛地开展了中药的药理研究,将中药粗制浸膏或精制有效成分注入实验动物体内,观察药物作用的特点,陆续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在研究过程中,他们根据传统中医药知识确定实验目标,借鉴传统知识选用实验药材,在探索中继承和创......
作者:赵际勐 刊期: 2012- 02
-
心脏移植术的历史回顾
1905年,Carrel和Guthrie首次报道了狗的异位心脏移植术.同年,Shone建立了移植免疫的观点,为器官移植奠定了科学基础.1964年,Hardy和同事进行了世界上首例人类异种(狒狒)心脏移植术.1967年,Barnard成功施行了世界上首例人类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1968-1971年,全世界先后有56家医院共实施了180例心脏移植术,但患者在术后很少能够长期存活,心脏移植术进入低潮......
作者:付德明;王洪奇;张秀兰 刊期: 2012- 02
-
古代麻醉药物的史实探析
《列子·汤问》中已有应用麻醉药物的记载,此后历代文献中皆有将麻醉药用于医疗的记载.在两宋时期,麻醉药物被民间作为邪术滥用,出现了蒙汗药、迷魂药、断魂香、迷魂香等,并被官府明令禁止.之后,中医麻醉药发展一脉相承,而民间麻醉药物的发展脉络并不清晰;中医麻醉药的配方种类繁多而详尽,而民间麻醉药的配方则比较简单;甘草豆汤是中医麻醉药常用的解毒催醒药,而冷水是民间麻醉药常见的解药.由于传统中医麻醉药的毒副作......
作者:张楠 刊期: 2012- 02
-
《本草纲目易知录》考辨
《本草纲目易知录》为晚清戴葆元主要参照《本草纲目》删补而成.由于该书流传不广,后人对其研究不足,在该书内容、版本流传、作者生平等诸多方面记载存在错误.我们通过较深入的调查与研究,认为:戴氏名葆元,字心田,又一字或号守愚;约生于1818年,卒年不详;《本草纲目易知录》成书于1885年,刊刻于1887年,共计8卷,前7卷为正文,卷8为索引;书中载药2240种;其现存版本有清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婺......
作者:陆翔;王旭光;邓勇;赵黎;许仕海;张星星;张若亭 刊期: 2012- 02
-
《伤科汇纂》的手法复位图谱与歌诀
清代名医胡廷光撰写的《伤科汇纂》是一部综合性伤科专著,该书收录了16幅手法复位图,每图之中均记有五言歌诀1首,另在卷3载七言歌诀9首与之互为补充.图谱生动形象、歌诀言简意赅,二者相配,便于模仿、记诵,对伤科手法复位技术的传承和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杨亦周;胡晓峰 刊期: 2012- 02
-
中国军事医学博物馆发展回顾
随着世界武装冲突的加剧,在战场上高新技术武器不断涌现,出现了许多新武器的伤情和伤类,这些战伤救治问题不被人们所了解;近年来,国内不断出现一些新发传染病,如非典、禽流感等,引发了一系列公共卫生问题;同时,各种自然灾害在世界范围内频发,如2011年日本福岛大地震引起核电站事故,由于公众对医学防护知识不了解,产生了世界范围的核恐慌.在这些灾害事故面前人们无所适从,对一些防灾减灾的科学知识了解甚少,产生了......
作者:王晓民 刊期: 2012- 02
-
古代浙江医药文物及遗迹
目前,国内还没有全面系统调查研究过浙江医药文物、遗迹的现状,国内同类技术进展处于初级阶段.本文所指的医药文物是具有一定医药意义和功能的文物.医药文物从其狭义来讲是指出土医药文献、行医治病及古代名医有关的文物,从其广义来讲是指预防治疗疾病、增进身体健康、养生保健、具有卫生意义的各种器物及反映医药内容的艺术作品[1].我们以自古迄1840年为界,将浙江省历代各市县遗留下来的医药文物、遗迹作为调查研究对......
作者:朱德明 刊期: 2012- 02
动态资讯
- 1 《中华医史杂志》参考文献标注格式
- 2 青蒿素发现史研究的回顾和思考
- 3 民国时期针灸学术的融汇新知
- 4 《医心方》中的经脉图
- 5 眼科手术放大镜和显微镜
- 6 日本真柳诚教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作学术交流
- 7 “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小考
- 8 再读范行准《明季西洋传入之医学》
- 9 中国医药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 10 清代太医院值守制度与差派制度浅析
- 11 《本草纲目拾遗》中金锁银开的考释补
- 12 新中国第1次子宫脱垂普查普治(1959-1966)
- 13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经验
- 14 1880年清廷御医选拔始末考
- 15 从《点石斋画报》看晚清中医医务人员的状况
- 16 第二届国际孙思邈与道教医学暨第三届国际中国医学史学术会议纪要
- 17 伯驾首例乙醚麻醉术之疑
- 18 20世纪香港中医药发展特点
- 19 著名中医学家施奠邦
- 20 《中华医史杂志》第九届编辑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