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47年创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唯一的医史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初名“医史杂志”,定为季刊。2009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设有特载、述评、专家笔谈、医史论著、文献研究、论坛与争鸣、史述、人物、短篇论述、研究生园地、讲座、史料钩沉、医药史话、书刊评介等栏目。所载学术论文大部分为首次报道,反映了中国医学史研究的最新、最高水平。1980年开始被美国Medline网络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史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5-705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55/R
邮发代号: 2-6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4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92.00
杂志荣誉 获中华医学会成立80周年期刊金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华医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5-7053
- 国内刊号:11-215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基督教会在华护理事业及其社会影响
护理学是现代西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护理学初是由西方传教士引入中国的.传教士在中国开办的护理教育,推动了现代护理学在中国的建立,促进了护理职业化进程,为西方医学和西医医院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助力,同时也对中国近代的改良生活方式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产生了积极的、深远的影响.......
作者:李亚明 刊期: 2016- 06
-
鸦片战争前在华洋行与西医入华
自19世纪伊始到鸦片战争之前,在华洋行利用进出中国的便利,出于医疗自救的目的,把牛痘术引入中国,开西医在华传播之先河.1807年以后,伴随基督教新教传教士东来,在华洋行又成为传教士隐藏身份进行秘密传教活动的据点,正是借助洋行雇员的合法身份,传教士开始了施医送药的医疗传教的尝试.之后,洋行通过对医疗传教的资助与渗透获取商业利益.西医入华虽然客观上改善了中国医疗状况,促进了中国医疗卫生的近代化,但同时......
作者:何兰萍;王磊 刊期: 2016- 06
-
1937-1949年铁路卫生事业的劫难与重建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铁路卫生事业,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下遭受严重劫难.面对暴日侵略,陇海、浙赣、湘桂等铁路管理局重新设立铁路医院和诊疗所,积极进行战时医疗救护工作.战后,铁路卫生事业开始恢复和重建,至1949年各线区铁路管理局普遍建立以铁路总医院为核心的卫生行政制度,在接收日伪铁路医院基础上,重建了战前的主要铁路医院,且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与战前相比仍有差距.......
作者:黄华平;高璇 刊期: 2016- 06
-
近代天津的中医教育
清末民初,学校教育逐渐成为医学教育的主流.天津有北洋医学堂、陆军军医学校、卢氏医学院等西医高等教育,但中医高等教育一直缺失.为此,天津中医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陈泽东和古今人分别创立了“中国医学传习所”和“天津国医学社”2所私立中医学校.同时,张锡纯、尉稼谦、马乐三等创办了中医函授学校.此外,中医界还拟创办一些中医学校,但终因故未果.如陆宗仁、钱伯泉拟创立“天津私立中医专门学校”;张荫齐筹设“华北中......
作者:谢敬 刊期: 2016- 06
-
贝母品种沿革考辨
土贝母是中国先秦至秦汉早应用的贝母品种;魏晋时期,贝母品种呈现多样性,浙贝母初现;唐代至明末,贝母品种不断扩充,始终以湖北贝母、浙贝母为道地品种;明末,湖北贝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川贝母初现,与浙贝母并行,成为明末以后,乃至今日药用贝母的重要品种;清代,对川贝母、浙贝母、土贝母认识逐渐清晰,贝母品种继续扩展,伪品、混淆品和地方习用品开始大量出现.......
作者:邱玏 刊期: 2016- 06
-
隋唐时期的中医美容思想与方法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朝妇女地位有所提高,女性对驻颜美容抗衰的需求被社会重视,为中医美容的形成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隋唐时期涌现出一批重要的中医代表著作,《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方》等,其中都含有中医美容的专篇,其构架了中医美容理沦体系.唐朝美容技法全面完备、美容妆面丰富讲究,化妆已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容外科学也到达一定水平,出现了许多以美容为目的的手术......
作者:吴妍静 刊期: 2016- 06
-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医简《刺数》内容与价值初探
老官山汉墓医简《刺数》,单独成书,专载针灸临床刺法原则和40首针方,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早记载刺法和针刺处方的专书,其“针方”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早的规范针刺处方,属于直接来自于临床实践的真正意义上的针方,具有重要的针灸临床价值和意义;《刺数》针方是首批记载和应用腧穴的临床文献,对研究腧穴概念、源流、理论体系的形成、临床应用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任玉兰;梁繁荣;李继明;陈芷涵;杨明晓;谢晋;何永刚;付奥杰 刊期: 2016- 06
-
蚌巴奇本吐蕃医书所载汉方考
蚌巴奇塔本吐蕃医书《医疗精华成就全集》所载“汉地散剂”,其方名和部分药名系由汉文音译.经考证,“汉地散剂”为中医中的麻仁类方剂.在存世的宋以前中医文献中未见与“汉地散剂”完全相同的方剂.经比较,“汉地散剂”的组成、剂型和功效与《外台秘要方》中的“加减麻仁丸”为接近.......
作者:刘英华;农汉才 刊期: 2016- 06
-
东三省防疫处的筹建及其经费预算
1910-1911年,东三省肺鼠疫大流行,4个月间蔓延5个省(东三省、直隶、山东),造成60000余人丧生,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00000元.疫区中心哈尔滨傅家甸受害尤其惨重,罹难者达5396人,占常住人口(18000)的1/4以上;长春死于鼠疫者也高达3104人(长春鼠疫防治所.东北地区人类鼠疫流行史资料.1957:11.).这场空前的瘟疫促使国人公共卫生意识的觉醒,并促成了东三省防疫处的成立......
作者:金东英;马学博 刊期: 2016- 06
-
“加减理中丸,是崔氏采阮河南等方论”考
“崔氏采阮河南等方论”一语出自《医籍考》卷43“崔氏知悌纂要方”条下丹波元胤按语:“然《苏沈内翰良方》载‘崔氏增损理中丸’,称西晋崔行功方,则未知孰是也.再考《外台》又载‘崔氏疗鬼气辟邪恶阿魏药安息香方’,……仍据〈旧志〉定为知悌书矣.……至加减理中丸,是崔氏采阮河南等方论者也”.经考,笔者发现“加减理中丸,是崔氏采阮河南等方论”并不准确.......
作者:张海鹏 刊期: 2016- 06
动态资讯
- 1 陕西省医学会医史分会第七届委员会换届会议在西安举行
- 2 郑文焯《医故》与章炳麟《<医故>眉批七则》
- 3 医学史研究与《中华医史杂志》
- 4 百年气功发展的回眸与思考
- 5 中国宫廷美容发展简史
- 6 《中华医史杂志》第九届编辑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纪要
- 7 新疆出土梵文医方集《鲍威尔写本》与中国传统医学的关系
- 8 同济医学院与德国医学合作百年史实
- 9 《元邓珍本<新编金匮方论>校注》出版
- 10 略述疫苗三次革命
- 11 明代丹溪学派考
- 12 小野蘭山《本草纲目启蒙》简介与评价
- 13 间接测量血压法的发展
- 14 现代医学头颈癌治疗史
- 15 美国现代控制人口生育运动的先驱
- 16 《救迷良方》与戒除鸦片烟毒
- 17 雷士德对民国时期西医机构的贡献
- 18 近期国外新书简介
- 19 明代《大河外科》内容来源考
- 20 一代名医陈无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