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47年创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唯一的医史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初名“医史杂志”,定为季刊。2009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设有特载、述评、专家笔谈、医史论著、文献研究、论坛与争鸣、史述、人物、短篇论述、研究生园地、讲座、史料钩沉、医药史话、书刊评介等栏目。所载学术论文大部分为首次报道,反映了中国医学史研究的最新、最高水平。1980年开始被美国Medline网络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史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5-705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55/R
邮发代号: 2-6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4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92.00
杂志荣誉 获中华医学会成立80周年期刊金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华医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5-7053
- 国内刊号:11-215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20世纪70年代台湾的针灸研究
1972年开始,台湾科研及卫生主管单位(行政院国科会暨卫生署)积极促进并推动针灸科学化的工作.共同或分别支持台湾各医学院校、教学医院和研究机构,以传统针灸为基础,佐以现代医学生物科技及学理,探讨针刺止痛及针灸对治疗疾病的临床疗效,进而找出其作用原理.此等研究成果后来发展成为一系列国内及国际水平的针灸研讨会.本文叙述并讨论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迄20世纪80年代台湾针灸研究发展情况.......
作者:哈鸿潜 刊期: 2007- 03
-
清末广东善堂的医疗救济活动
清末是广东疫症爆发流行高峰期,同时也是民间慈善事业蓬勃发展期.宣统元年的社团档案资料显示,广东善堂的医疗救济活动十分活跃,救济方式灵活,受惠面广,规模可观.其中一些行为的意义已经超出单纯慈善救济范围.诸善堂人士对构筑本土社会基本的人道关怀和医疗救助机制的思考,以及卓有成效的实践,对于维持地方社会的安定和谐,对于民国时期广东社会医疗公益意识的培育和公共卫生医疗体制的建立,对于广东中医在社会历史转型期......
作者:赖文;李永宸 刊期: 2007- 03
-
张景岳太极三说之关系
受理学太极思想影响,景岳提出了元气太极、心君太极和命门太极三说.三者是三位一体的关系,构成景岳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架构.其中,元气太极说是其医学理论的自然观基础,命门太极说是其医学目的论,心君太极说作为认知手段,是其医学方法论.景岳的医学理论就是依此三个支柱建构起来的.太极三说是对中医学和理学的重大发展.......
作者:姚春鹏 刊期: 2007- 03
-
论广西新桂系时期的公办中医教育
研究广西新桂系时期公办中医教育的创立与发展、原因、特点以及成效影响等,可知广西新桂系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大力支持和发展中医,将中医发展纳入政府卫生发展规划和公共卫生保健体系,创办和扶持中医学校,加强中医人才的培养,确保中医参与社会疾病防治工作,提升了中医的社会地位,极大地推动了广西中医事业的发展.......
作者:张璐砾;戴铭 刊期: 2007- 03
-
赤芍白芍划分的本草学源流
芍药分赤芍与白芍,始于南北朝时期,当时均来源于多种芍药属野生植物.宋代以根的颜色划分赤芍与白芍,元朝至清代以花的颜色为划分依据,近代则以是否栽培以及加工方法等为依据.宋代至明代时期,赤芍与白芍均多为栽培观赏芍药,由于医家对野生芍药的推崇,终选育了单瓣花的药用栽培芍药.当前的芍药类药材的划分方法形成于20世纪.......
作者:彭华胜;王德群 刊期: 2007- 03
-
刘完素消渴论著考辨
刘完素的《三消论》是现存早的消渴专书,另一本署名完素的著作《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也有描写消渴诊治的专论,但比较此二论著的内容后,发觉其论述的角度迥异,不似由同一人所写,且目录学考证的结果或薄弱或分歧,无法辨别真伪.再借助于完素的《黄帝素问宣明论方》里消渴资料的分类比对,发现《三消论》和《宣明论方》的描述相当一致,此二书应当是出自刘完素之手.相对而言,《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的写作方式则明显不同于前......
作者:杨仕哲;张贤哲 刊期: 2007- 03
-
本草三书小考
考证现存重要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本草纲目》三书之著者、成书年代、版本及内容所及等问题.可知《神农本草经》非出于一人一时之手,终成编疑在后汉末期;蒙古定宗钦淑皇后元年平阳府张存惠晦明轩刊印之《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一书,为今存宋本草中之佳本;明万历年间金陵版《本草纲目》,较好地保存了李时珍著本的原貌,当为诸刊本之祖本.......
作者:张灿玾 刊期: 2007- 03
-
伍连德防治东北鼠疫的贡献及其轶事
1910-1911年第一次东北肺鼠疫大流行,死亡人数达6.3万人.伍连德博士受命领导防治鼠疫,在4个月中控制平息疫情,开创了中国防疫史新的里程.召开了国际鼠疫研究会,总结防治经验,受到国外内外好评.伍连德向世界宣传中国医学的成就,向王善缘增《中国医史》一书.......
作者:李培京 刊期: 2007- 03
-
伍连德与民国时期全国海港检疫处的防疫工作
国境卫生检疫是一国的主权,关系国家的卫生安全.20世纪初,伍连德博士把科学的卫生防疫思想引入中国,为中国医学防疫事业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贡献.他提出学习借鉴西方先进的科学防疫思想与管理,在医药、卫生检疫、流行病防治、医学教育等方面成就卓著,尤其对鼠疫等流行性疾病进行科学的研究与管理、治疗,很有收效,他积极促成民国收回海港检疫主权,推动国家海港检疫处的建立与发展工作,为国境卫生防疫的奠基与发展作出重要......
作者:张晓丽 刊期: 2007- 03
-
广州私立博济医院高级护士职业学校概述
19世纪下半叶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国列强迫使清朝签订不平等条约,使西方文化长驱直入.医学传教士亦来到中国,开办医院.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是外国教会医院在中国发展快的一个时期.据统计,从1820-1876年,全国有教会医院16所,诊所26所;从1876-1905年,医院增至166所,诊所增至241所;到1919年全国教会医院已达250所之多[1].当时,由于医院护理工作的需要,外国教会......
作者:周英 刊期: 2007- 03
动态资讯
- 1 《宋以前医籍考》的编纂与传承
- 2 中国古代中医药知识的传播途径浅析
- 3 体温计小史
- 4 郑梅涧《箑余医语》及其对脉诊的新见解
- 5 《人参帝国:清代人参的生产、消费和医疗》出版
- 6 全国首届中医药专门研究人员班
- 7 《中国饮食科学技术史稿》出版
- 8 近代民众和医生对鼠疫的观察与命名
- 9 从《黄帝内经太素》九宫八风图看人体外周划分思想的形成
- 10 由《外台秘要方》“令发黑方”论曹丕的身体素质
- 11 20世纪30年代卡介苗接种在中国的实践
- 12 清代医家徐锦生平与学术传承谱系
- 13 克劳德*伯尔纳——实验生理学的奠基人
- 14 外科缝合器的发展历程
- 15 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由来及发展
- 16 明代医学与西南边疆开发
- 17 《经脉医学—理论与实践》出版
- 18 从收容到科学治疗:魏毓麟与北平精神病疗养院的创建
- 19 中国战伤博物馆的建设与意义
- 20 论陈实功在中医外科史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