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47年创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唯一的医史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初名“医史杂志”,定为季刊。2009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设有特载、述评、专家笔谈、医史论著、文献研究、论坛与争鸣、史述、人物、短篇论述、研究生园地、讲座、史料钩沉、医药史话、书刊评介等栏目。所载学术论文大部分为首次报道,反映了中国医学史研究的最新、最高水平。1980年开始被美国Medline网络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史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5-705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55/R
邮发代号: 2-6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4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92.00
杂志荣誉 获中华医学会成立80周年期刊金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华医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5-7053
- 国内刊号:11-215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世界神经外科发展史
公元前5000年,南美洲部落为寻求与神灵沟通的途径,在活人头上开凿去骨,有可能是早的神经外科手术行为.公元前2600年,古埃及的伊姆霍特普为了更好的保存木乃伊,而采取经鼻取脑,成为现代经鼻蝶手术的雏形.古希腊时期的解剖学为神经外科奠定了基础.500-1500年,宗教的兴起以及战争的发生,促使大量的颅脑外伤出现,使神经外科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861年,布罗卡发现运动语言区,对大脑的认识开始从形......
作者:王翔 刊期: 2017- 03
-
新加坡中医专门学校自编教材述评
新加坡中医专门学校对近现代新加坡的中医药发展与中医人才输送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客观环境的限制,新加坡中医专门学校创造性地自编教材115册,科目比较齐全、注重理论联系实践、贯穿中西医汇通思想,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文化价值,作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载体,既体现了编者的教育理念,也反映了近现代新加坡中医发展状况.......
作者:陈盛桦;蔡鸿新 刊期: 2017- 03
-
朝鲜王朝时代的人口与医疗卫生
运营一个国家,加强统治手段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增加作为社会生产力主体的人口数量.统治者为了征兵和征税,无不重视户籍调查,以便制定正确的人口政策.朝鲜王朝的户籍调查没留下准确记录,但可以通过《朝鲜王朝实录》等推算当时的大致人口.......
作者:郑贤月 刊期: 2017- 03
-
《回回药方》残卷部分名词术语释读
《回回药方》残卷名词术语的语源复杂,既有来自阿拉伯语、波斯语、梵语者,也有来自元明之际中国北方汉语方言者.宋岘的《〈回回药方〉考释》一书对《回回药方》的诸多术语进行了释读,然而却有明显误释的,也有释读不确的,还有对非音译术语未释的.对前人未释、误释或释读不确的12个术语予以释读,可以弥补其憾.......
作者:黄燕;王锦 刊期: 2017- 03
-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医简《诸病(一)》的内容与价值初探
成都老官山汉墓医简《诸病》是讨论疾病症候特点的专书.根据书写风格、所涉病种、论述方式及行文体例等差别,可分列为《诸病(一)》和《诸病(二)》2部分.《诸病(一)》包括医简130余支,约2000余字,共载有100余种病症名,涵盖了多个临床学科,病症分类细致,命名方法多样,四诊合参把握症候特点,重视类病比较,探讨病因病机,涉及病症的预后与调摄,体现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和病症结合的辨证思想,具有重要的学术......
作者:叶莹;张琦;任玉兰;李继明 刊期: 2017- 03
-
唐代僧人的医疗活动——以唐太宗时期长安僧人为例
佛教起源于印度,自两汉传入中国以来,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到唐初时期达到了鼎盛.佛教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与当时中国的思想文化相融合,形成了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本土化佛教理论体系.......
作者:丁嘉烁 刊期: 2017- 03
-
江瓘年谱
江瓘是明代医家,他编著的《名医类案》是中医名著之一.现就文献所见,撰就江瓘的年谱,以展示其人生轨迹.明孝宗弘治十六年癸亥(1503)1岁江瓘,字民莹,号霞石、篁南子、篁南山人,生于1503年,明代南直隶徽州府歙县篁南(又名溪南,今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南溪南村)人.父亲江才,字大用,号终慕.母亲郑氏.......
作者:王旭光;万四妹;张雪梅 刊期: 2017- 03
-
评《百年中医史》
2016年5月,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任总主编、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副所长朱建平研究员任主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作序的《百年中医史》(上下册),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中国中医近现代史巨著及集大成者,亦是近年来中医药史研究的一项重要标志性成果[1].它填补了中国通史研究的空白,有助于中国科技史、政治制度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民俗史和中外交流史等领域的研究,......
作者:朱德明 刊期: 2017- 03
动态资讯
- 1 百年气功发展的回眸与思考
- 2 藏医药养生文化特点
- 3 理念先导的革命:美国Flexner医学教育改革分析
- 4 几种道教丹药在唐代中医临床的应用
- 5 《五十二病方》医疗器物与技术之研究
- 6 隋唐时期的中医美容思想与方法
- 7 学会复会与杂志复刊之回忆
- 8 宋代官刊方书和个人方书特点探讨
- 9 《鸡峰普济方》作者考
- 10 《中华医史杂志》稿约
- 11 唐代僧人的医疗活动——以唐太宗时期长安僧人为例
- 12 18世纪土耳其人接种人痘吗?——医学跨文化传通错位典例分析
- 13 高若讷与“卫多名医”考论
- 14 人工全静脉营养孕育的第一人
- 15 山西革命根据地接生方法的改进
- 16 唐代几部有关岭南医药专著的考察
- 17 岳美中先生起草的一份中医工作建言
- 18 古代中医针具的发明与改进
- 19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创建与发展
- 20 北宋医家初虞世诊治邓王小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