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47年创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唯一的医史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初名“医史杂志”,定为季刊。2009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设有特载、述评、专家笔谈、医史论著、文献研究、论坛与争鸣、史述、人物、短篇论述、研究生园地、讲座、史料钩沉、医药史话、书刊评介等栏目。所载学术论文大部分为首次报道,反映了中国医学史研究的最新、最高水平。1980年开始被美国Medline网络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史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5-705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55/R

邮发代号: 2-6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4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92.00

杂志荣誉 获中华医学会成立80周年期刊金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华医史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医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5-7053
  • 国内刊号:11-215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获中华医学会成立80周年期刊金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医史杂志2007年第4期文章
  • 古代脯肉与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有关毒脯肉的规定

    秦汉时期,加工、贮藏、食用脯肉已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但某些脯肉有毒,而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影响当时的社会稳定.《二年律令》有关毒脯肉的规定,是目前发现的,我国古代早关于预防和处置食物中毒的法令.它出于维护汉初社会秩序的稳定为目的;确定了处置毒脯肉的原则和方法;制定了违反处置毒脯肉规定的处罚标准,在我国的医学史和立法史上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向明 刊期: 2007- 04

  • 20世纪50年代精神医学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20世纪50年代,我国精神医学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可以分为两个时期:自1950年至1954年为准备时期,中医加入精神医学研究的队伍中;自1954年至1959年为初步发展时期,精神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和中草药研究有较多发展,为临床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新的方法和药物.......

    作者:李纪平;程伟;田旭升 刊期: 2007- 04

  • 历代名医从医动因分析

    通过对历代106位名医传记的考察,其从医动因基本可归为自身原因和家庭原因两大类别,其中又可根据其各自具体的情况划分为6种和3种类型.同时,发现不少医家从医受到了当时社会风气和文化思想的深刻影响.历代名医从医动因中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动机和坚定的态度,以及传统社会思想文化的影响,对其日后成才均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对反思当今医学人才的教育培养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姚海燕 刊期: 2007- 04

  • 北美第一所医学院费城医学院的创建

    现代美国医学教育体系的确立开始于20世纪,然而追溯美国医学教育的兴起,却早在殖民地时期费城医学院的建立.对美国第一所医学院--费城医学院建立的历史进行回顾,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现代美国医学教育发展的历史,有助于更好地把握现代美国医学教育发展的特点,有助于汲取美国医学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

    作者:张艳荣;李志平 刊期: 2007- 04

  • 中国现代中医药法规建设述略

    新中国成立后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中医药界的努力和党中央的关怀下,中医药法规建设不断发展.总体上看,我国中医药法规建设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特色,取得了一些成绩,也有不少教训.对于建国后中医院法规历史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和总结,可为当代中医药法规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作者:李哲;鲁兆麟 刊期: 2007- 04

  • 对太邑友文堂版《傅青主女科》刊刻年代的质疑

    《傅青主女科》(以下简称《女科》)重刊本甚多,就《中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以下简称《联目》)记载达67种之多,还不包括许多民间流传有价值的版本,可见其流传相当广泛.......

    作者:沈华;赵怀舟;王小芸;张玲 刊期: 2007- 04

  • 《银海精微补》内容提要

    《银海精微补》是清代眼科专著,4卷,赵双璧(字公瑶,号景陵)著.赵氏为清代景陵(今湖北省天门县)人,他以籍为号.是书于清康熙十二年癸丑(1673)由奉天府安东街刊刻.......

    作者:孟庆云 刊期: 2007- 04

  • 《温热论》传本及相关问题研究

    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叶天士的《温热论》是师徒间的授课记录,原无书名,后因整理者不同而形成两种传本.《温证论治》由唐大烈整理,初刊本为乾隆五十七年(1792)吴门唐氏问心草堂刻《吴医汇讲》本.《温热论》由华岫云整理,初刊本可能为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的卫生堂本,此本书名颇为混乱,需要统一标注.华岫云并非叶氏门人,出于对叶天士的崇拜寻觅购买叶氏医案而加以整理.两种传本的学术内容一致,而文字差别较大.......

    作者:张志斌 刊期: 2007- 04

  • 许勉焕《续名医类案》及其文献价值

    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有一部署名许勉焕辑的《续名医类案》40卷抄本,该书由于与魏之琇的《续名医类案》同名,长期被学界忽视.经考查,许勉焕辑的《续名医类案》不但成书年代早于魏氏的同名著作,在内容与体例上与魏氏著作也有很大差别,是一部未被学界认识的著作;作者许勉焕为海宁著名藏书家,他在著书时广征博引,每案均有出处,书前列有引用刊本书目表,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对于研究考证乾隆时期或以前的刊本医书价值尤大......

    作者:牛亚华;程英;张伟娜 刊期: 2007- 04

  • 《宋以前医籍考》的编纂与传承

    《宋以前医籍考》汲取历代书目之长,体例严谨,资料丰富,考证细密,分类合理.较全面地反映了宋以前医籍的流传情况,堪称我国宋以前古典医籍著录及考证的集大成者.同时,也为中医文献工作者提供了方法学的范本.该书的成书及出版过程颇为曲折.......

    作者:纪征瀚 刊期: 2007-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