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47年创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唯一的医史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初名“医史杂志”,定为季刊。2009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设有特载、述评、专家笔谈、医史论著、文献研究、论坛与争鸣、史述、人物、短篇论述、研究生园地、讲座、史料钩沉、医药史话、书刊评介等栏目。所载学术论文大部分为首次报道,反映了中国医学史研究的最新、最高水平。1980年开始被美国Medline网络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史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5-705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55/R
邮发代号: 2-6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4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92.00
杂志荣誉 获中华医学会成立80周年期刊金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华医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5-7053
- 国内刊号:11-215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喉罩发展史料
喉罩通气是一种新型的声门上气道管理技术,喉罩通气道(laryngealmaskairway,LMA)则是一种介于气管导管和面罩之间的特殊人工气道装置,被认为是过去20多年来通气装置中重要的进展.目前,有多种型号的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已成为除气管插管外重要的气道装置[1-2].下面就喉罩的发展简史作一回顾.......
作者:李春雨;贾晋太 刊期: 2010- 01
-
全国首届中医药专门研究人员班
1952年,为了加快中医药的学术研究步伐,由刘少奇亲自签署举办全国首届中医药专门研究人员班的决定,嘱中央卫生部负责实施此项招生计划.1952年3月,各地区卫生部代中央卫生部登报招考.凡思想进步,领有中医师证书,并具有7年中医的学习与工作经验,年龄在33岁以下,经审核与考试合格者,由中央卫生部发出录取通知.修业年限为5年,学习期间每月发给津贴,毕业后由中央卫生部统一分配从事中医药文献整理和学术研究工......
作者:王曦明;刘崇晏;黄吉赓;程家正 刊期: 2010- 01
-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12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换届工作会议纪要
2009年12月25~27日,中华中医药学会第12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换届工作会议在济南举行,会议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医史文献分会主办,山东中医药大学承办.大会共收论文83篇,来自全国各地、多个学科领域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到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俊德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部主任孙永章、刘平参加了此次大会.......
作者:田思胜;刘玉玮 刊期: 2010- 01
-
《马继兴学术论文集》出版
于2009年5月由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全书137万字,收录了马继生先生的文章90余篇,以及工作生活图片16幅.......
作者:侯酉娟 刊期: 2010- 01
-
评《中医方剂学发展史》
朱建平研究员主编的于2009年月由学苑出版社出版.读完这部长达57万字的专科史著作,深感成果来之不易,颇多感触,试述如下.......
作者:和中浚;周兴兰 刊期: 2010- 01
-
60来中国近代传染病史研究综述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近代传染病史的研究经历了资料整理与曲折起步、在医史学框架下渐次展开、结构性跨越与发展和多视野、多层次全面发展4个阶段.综观整个发展历程,传染病史研究取得了诸多成就,如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者的学科结构更加合理;人文关怀目标日趋突显;研究视野更加开阔.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与遗憾之处:研究成果的后发性缺憾;研究者对不同区域的研究不均衡;病种单一;对传教士的活动关注不够.......
作者:冯秋季 刊期: 2010- 01
动态资讯
- 1 《旧唐书·孙思邈传》之史源
- 2 近代福建的西医教育
- 3 战国至三国时期我国外科学成就
- 4 《诸病源候论》论淋特色与思考
- 5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三仙丹”方考述
- 6 Graham与第一例全肺切除术
- 7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对一稿两投问题处理的声明
- 8 程之范教授90华诞暨北医医史学科成立65周年庆祝会纪要
- 9 俞慎初的中药学成就与学术思想探讨
- 10 《医史通报》简介
- 11 中药柴胡品种的分化与变迁
- 12 从《黄帝内经太素》九宫八风图看人体外周划分思想的形成
- 13 肾上腺外科发展简史
- 14 丁甘仁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
- 15 科学哲学在医学史教学中的作用
- 16 人类早的试管婴儿
- 17 吴仲广及其脉学著作考
- 18 秋石研究进展
- 19 西学语境下的《洗冤录》与民国司法检验
- 20 《卫济宝书》“痼”病考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