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47年创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唯一的医史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初名“医史杂志”,定为季刊。2009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设有特载、述评、专家笔谈、医史论著、文献研究、论坛与争鸣、史述、人物、短篇论述、研究生园地、讲座、史料钩沉、医药史话、书刊评介等栏目。所载学术论文大部分为首次报道,反映了中国医学史研究的最新、最高水平。1980年开始被美国Medline网络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史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5-705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55/R
邮发代号: 2-6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4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92.00
杂志荣誉 获中华医学会成立80周年期刊金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华医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5-7053
- 国内刊号:11-215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提举校正医书三长官——韩琦、范镇、钱象先考释
校正医书局是北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的临时性校书机构,由官府设置,以勘行颁印编校古代医籍为目的.该机构初隶属于门下省的编修院,成员包括1名提举和多位校正医书官.从成立之初至神宗熙宁二年(1069)止,12年间编校医籍11部,为保存和传承古代医学文献及促进中医药学术传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关于校正医书局的长官——提举一职少有人论述,至于韩琦、范镇、钱象先3人如何成为校正医书局提举更无人考证......
作者:孟永亮;梁永宣 刊期: 2013- 04
-
悼念陈海峰同志
陈海峰同志,1920年8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篁村.2013年6月17日,因脑梗于北京逝世,享年93岁.陈海峰同志1937年参加革命,1940年于新四军加入中国共产党.他76年间,转战南北,没有离开过卫生工作,在战伤救治、医学教育和卫生科技管理领域,为中国人民的卫生保健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李经纬 刊期: 2013- 04
-
张琦卒年考辨
张琦(1764-1833),原名翊,字翰风,一字玉可,号宛邻,又号墨城居士,江苏阳湖人.清中叶著名文学家、医学家.著《宛邻文》2卷、《宛邻诗》2卷、《立山词》1卷,又《素问释义》10卷、《本草述录》6卷、《词选》2卷、《释地》2卷、《古诗录》12卷等.今人多据《清史稿》、《武进阳湖县合志》、《清代七百名人传》、《中国医籍提要》、《中国历代医家传录》中所载来研究张琦的生平行藏,颇有错讹之处.......
作者:邬晓东;张影 刊期: 2013- 04
-
对民族医药古籍目录编纂的探讨
对民族医药古籍的整理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既往的各种目录类著作中,收录了部分民族医药古籍,以藏、蒙、维3个民族为主,尤其是藏族,但至今尚无一部能全面反映民族医药古籍整体状况的目录类著作.与中医药古籍目录不同,民族医药古籍目录有其特殊性,在编纂时虽然可以借鉴既往的工作经验,但仍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例如,民族医药古籍的界定,信息著录时应使用民族文字和汉字对照,民族医药古籍的分类,医药古籍的民族归属等......
作者:甄艳;胡颖翀 刊期: 2013- 04
-
反光镜下的中国医学史——卡氏《医学史》第7章“远东的医学”翻译心得
卡斯蒂廖尼(ArturoCastiglioni,1874-1953)是现代著名的意大利医史学家.1874年4月生于意大利,1890年就读于维也纳医学院,1896年毕业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在维也纳期间,受到德国医史学家纽贝格(M.Neuberger)的影响,对医学史产生兴趣,并开始致力于医学史研究.卡氏曾在意大利的锡耶纳(Siena)、帕多瓦(Padua)和佩鲁贾(Perugia)等大学担任医学史教......
作者:张骞;甄橙 刊期: 2013- 04
动态资讯
- 1 韩国医著《素问大要》研究
- 2 探赜钩玄 文图并茂——李经纬新著《中医史》评介
- 3 章次公重视医案
- 4 中药覆盆子功效演变及原因探讨
- 5 德国文树德教授访问北京中医药大学
- 6 论蒙古传统医学的安代疗法
- 7 王应遴与《答朝鲜医问》
- 8 头痛疾病的分类史
- 9 李杲籍贯究竟在何方?
- 10 “曼巴扎仓”与藏医学的发展
- 11 沧海遗珠——被遗忘的中医药博物馆
- 12 读《古代疾病名候疏义》兼考“癫”“狂”“痫”
- 13 博济医院第一位女医生——赖玛西
- 14 英国传教医师马雅各父子在中国
- 15 1949年前中医及相关期刊种类初探
- 16 《德贞传:一个英国传教士与晚清医学近代化》出版
- 17 国际社会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展望
- 18 辽代存目医籍考
- 19 余瀛鳌先生的书评
- 20 八十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