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47年创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唯一的医史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初名“医史杂志”,定为季刊。2009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设有特载、述评、专家笔谈、医史论著、文献研究、论坛与争鸣、史述、人物、短篇论述、研究生园地、讲座、史料钩沉、医药史话、书刊评介等栏目。所载学术论文大部分为首次报道,反映了中国医学史研究的最新、最高水平。1980年开始被美国Medline网络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史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5-705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55/R
邮发代号: 2-6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4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92.00
杂志荣誉 获中华医学会成立80周年期刊金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华医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5-7053
- 国内刊号:11-215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车前子丸”考述
黑水城出土的1则西夏文草书抄本医方“万病共治车前子丸”,刊布于《俄藏黑水城文献》第10册,编号为ИHB.N0.4384.此方由肉苁蓉、牛膝、车前子、白茯苓、官桂、附子、菟丝子、炮姜组成,主要功用为补肾阳、益肾精,与中原汉医方有密切渊源,所依据底本可能为某种已佚的汉文医籍.......
作者:梁松涛 刊期: 2017- 06
-
由《外台秘要方》“令发黑方”论曹丕的身体素质
《外台秘要方》卷32“令发黑方第二”:“又生长发令黑,有黄白者皆黑,魏文帝用效,秘之方.“黄芪、当归、独活、川芎、白芷、芍药、莽草、防风、辛夷仁、干地黄、藁本、蛇衔(各一两),薤白(切半升),乌麻油(四升半),马膏(二升).“上十五味切,以微火煎,三上三下,白芷黄膏成,去滓,洗发讫,后涂之.”[1]上述处方中,黄芪甘微温,补益脾气,生津养血;独活祛风除湿,白芷祛风止痛,莽草祛风通痹,防风祛风胜湿,......
作者:许艺川;刘果 刊期: 2017- 06
-
民国时期天津地区的2所中医学校
辛亥革命后,无论是北洋政府还是南京国民党政府,都对中医有着很深的偏见,甚至一度要废止中医.中医药界的有识之士清醒地看到,中医药要想救亡图存,必须要发展教育,扩大中医药专业人才的培养.于是各地纷纷开办中医学校,据不完全统计,自民国初年至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各地开办的中医院校将近80所[1]495-496.天津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政治因素和经济环境,在全国中医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民国时期,在天津地区就......
作者:杨木锐;张君;王淼 刊期: 2017- 06
-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第十九次学术年会暨换届会议纪要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医史文献分会、山东中医药大学、曲阜市中医院共同承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第19次学术年会暨换届会议,于10月13-15日在山东省曲阜市召开.会议主题是“循经守数——中医文献与学术传承”,共收到论文74篇,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30多家单位15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期间选举产生了医史文献分会第7届委员会.......
作者:张丰聪 刊期: 2017- 06
动态资讯
- 1 20世纪50年代的“药荒”与延续20年的“小秋收”
- 2 从《伤寒百问》到《活人书》看朱肱学术观点的变化
- 3 《马王堆医帛书》中“人病马不痫”之“不”字谈
- 4 中医黄疸禁忌史料
- 5 明代以前医家对胁痛的认识和治疗
- 6 台湾近50年中西医结合之发展
- 7 《医心方》中的经脉图
- 8 《本草纲目拾遗》中金锁银开的考释补
- 9 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奠基者们
- 10 劝善思想与清代方书的编撰、刊刻和传播
- 11 评《战时拯救——中国医学改革和现代卫生保障体系的建立(1928-1945)》
- 12 王焘里籍考与辨析
- 13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手术简史
- 14 吴棹仙先生事迹简介
- 15 葬送于丹药的唐代六帝
- 16 颅骨修补材料发展史
- 17 世界上第一个专职输血专家
- 18 1966—1976年中国子宫脱垂、尿瘘治疗概况
- 19 医学史学者张文教授逝世
- 20 许叔微伤寒著述成书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