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47年创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唯一的医史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初名“医史杂志”,定为季刊。2009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设有特载、述评、专家笔谈、医史论著、文献研究、论坛与争鸣、史述、人物、短篇论述、研究生园地、讲座、史料钩沉、医药史话、书刊评介等栏目。所载学术论文大部分为首次报道,反映了中国医学史研究的最新、最高水平。1980年开始被美国Medline网络数据库收录。                

往期目录

首页>中华医史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医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5-7053
  • 国内刊号:11-215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获中华医学会成立80周年期刊金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医史杂志2018年第02期

年希尧的医学贡献

杨向真

关键词:
摘要:年希尧,字允恭,号偶斋主人,清代奉天广宁(今辽宁省北镇市)人氏.康熙十年[1](1671)生于仕宦门庭,隶属汉军镶黄旗[2].父年遐龄官至工部侍郎、湖广巡抚,弟年羹尧官拜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俱授一等公;妹为清世宗敦肃皇贵妃.年希尧仕途起自康熙朝笔帖式,后屡经升提,宦游南北,累官至安徽布政使;康熙五十九年(1720)因参革职;康熙六十一年(1722),圣祖崩后,旋即以布政使衔署广东巡抚,雍正元年(1723)实授;雍正三年(1725)七月,擢工部右侍郎,十一月因弟羹尧获罪夺官;次年复起用,晋为内务府总管,七月受命榷税淮安关,兼督景德镇御厂窑务;十二年(1734)加都察院左都御史衔;雍正十三年(1735),世宗崩后,遭劾削官;乾隆三年(1738)病卒[3],时年67岁.年希尧一生宦游四方,结交名士,博学多闻,涉猎广泛.他通音韵,明数理,擅书画,精视学,晓窑瓷,知医道,且著述丰富,成就斐然[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