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47年创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唯一的医史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初名“医史杂志”,定为季刊。2009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设有特载、述评、专家笔谈、医史论著、文献研究、论坛与争鸣、史述、人物、短篇论述、研究生园地、讲座、史料钩沉、医药史话、书刊评介等栏目。所载学术论文大部分为首次报道,反映了中国医学史研究的最新、最高水平。1980年开始被美国Medline网络数据库收录。
首页>中华医史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医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5-7053
- 国内刊号:11-215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获中华医学会成立80周年期刊金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韩国对联邦德国的护士派遣
郑贤月
关键词:韩国人, 联邦德国, 护士, 经济大国, 廉价劳动力, 劳动力需求, 资本主义, 政府主导, 医院, 医疗机构, 失业人口, 欧洲, 利益关系, 护理人员, 海外开发, 养老院, 小规模, 菲律宾, 发动机, 毕业生
摘要:1.护士派遣的时代背景20世纪60年代,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的联邦德国,被称为“欧洲经济发动机”,但却深受劳工不足之苦。1961年,由于冷战加剧,民主德国中断向联邦德国派遣劳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联邦德国国民不愿意从事又脏又累而且待遇低的工作,医疗机构的护士尤其短缺,1965年,医院和养老院的护理人员缺额3万多名。相反,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韩国仍以农业立国,企业对劳动力需求不旺,导致失业人口众多,被韩国人视为“体面行业”的大批护士无处安置。双方的经济利益关系促成了当时韩国对联邦德国的护士派遣。从20世纪50年代,在韩国传教的德国神父法比安·丹姆、韩国住德医生李秀吉和李宗秀博士等人,开始组织以护士学校毕业生为主的小规模派遣。1966年8月,韩国海外开发公司和联邦德国医院协会签订“韩德护理要员协定”,将以往的民间派遣变成了政府主导的海外就业项目。可是随着德国经济的消沉和菲律宾、越南更廉价劳动力的输入,韩国护士派遣活动到1977年截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