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47年创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唯一的医史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初名“医史杂志”,定为季刊。2009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设有特载、述评、专家笔谈、医史论著、文献研究、论坛与争鸣、史述、人物、短篇论述、研究生园地、讲座、史料钩沉、医药史话、书刊评介等栏目。所载学术论文大部分为首次报道,反映了中国医学史研究的最新、最高水平。1980年开始被美国Medline网络数据库收录。                

往期目录

首页>中华医史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医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5-7053
  • 国内刊号:11-215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获中华医学会成立80周年期刊金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医史杂志2001年第02期

脊髓灰质炎简史

李志平

关键词:小儿麻痹症, 脊灰, 脊髓灰质炎, 世界卫生组织, 世界卫生大会, 病毒性传染病, 注射疫苗, 预防手段, 生物学家, 科学描述, 美国, 临床表现, 口服疫苗, 患儿, 发明, 传染途径, 病理变化, 安全, 显微镜, 斯坦纳
摘要:1979年4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人类终于彻底消灭了天花。10年后,1988年世界卫生大会决定将脊髓灰质炎(Polimyelitis,Polio 简称“脊灰”)为人类消灭的第二种传染病。 脊灰是一种常见于小儿的病毒性传染病,由于可致患儿发生迟缓性瘫痪,故又称小儿麻痹症。人类对类似此病的描绘历史虽很久,但是在西方,直到18世纪才把脊灰作为一种疾病定义下来。1793年,英国儿科学家安德伍德(Underwood,M,1737~1820)对该病首次作出科学描述。1840年,德国外科矫形医师海涅(Heine,J,1800~1879)首次对小儿麻痹症的临床表现进行了评论性报告。1870年,著名的法国神经学家沙尔科(Charcot,J.M,1825~1839)应用显微镜研究了患儿脊髓灰质的病理变化并做出详细描述。1909年,美籍奥地利学者兰德斯坦纳(Landsteiner,K,1868~1943)通过实验分离出脊灰病毒并阐明传染途径。1952年,美国病毒学家索尔(Salk,J.E,1914~1995)发明了安全有效的注射疫苗,1955年开始使用。1957年,美国微生物学家萨宾(Sabin,A.B,1906~1993)又发明了口服疫苗,60年代开始普遍服用。从此对肆虐全球的脊灰有了安全有效且易行的预防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