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47年创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唯一的医史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初名“医史杂志”,定为季刊。2009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设有特载、述评、专家笔谈、医史论著、文献研究、论坛与争鸣、史述、人物、短篇论述、研究生园地、讲座、史料钩沉、医药史话、书刊评介等栏目。所载学术论文大部分为首次报道,反映了中国医学史研究的最新、最高水平。1980年开始被美国Medline网络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史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5-705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55/R

邮发代号: 2-6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4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92.00

杂志荣誉 获中华医学会成立80周年期刊金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华医史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医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5-7053
  • 国内刊号:11-215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获中华医学会成立80周年期刊金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医史杂志2009年第6期文章
  •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村联合诊所

    联合诊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整合农村原有的医疗卫生资源建立起来的集体所有制性质的互助合作医疗机构.它为解决当时农村卫生资源极度匮乏、农民缺医少药和农村基层社会的卫生防疫起到一定的作用,为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它没有改变传统的求医问诊模式,故而未能很好地解决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的问题.......

    作者:李德成;金绪忠 刊期: 2009- 06

  • 牙齿及口腔颌面部解剖学的演进

    为了认识和治疗牙齿及口腔颌面部疾病,人们不断研究探索牙齿及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结构.早在2000多年前,人们对口腔局部解剖已有所认识,但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取得突破性进展,解剖学从外科学中分离出来,成为医学领域中独立的分支.1728年,牙科专著的出版,标志着牙科成为独立学科.其后,约翰·亨特出版了(1771)和(1778),使得牙齿解剖学诞生.到了近现代,由于各种科学技术的运用以及医学的进步,牙齿及口腔......

    作者:龚怡 刊期: 2009- 06

  • 中国历史上的农村济贫与医疗救助

    我国历史上有着深厚的济贫思想和广泛的济贫实践活动,农村贫困医疗救助是与统治者主持开展的救灾救荒和扶贫济困行为密切相联系的,而长期以来乡村社会以情感和道德为主体的互助救济则作为医疗救助的重要形式.现代意义上的贫困医疗救助制度要继承和借鉴农村济贫思想和发挥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优良传统,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贫困医疗救助制度,这是农村反贫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者:陈文贤;李宁秀;任晓辉 刊期: 2009- 06

  • 康熙帝《庭训格言》的养生思想

    康熙帝是其对诸皇子的训诫,其中很多内容与养生相关.的养生思想主要包括节、慎、劳、怡四方面内容.节指食物、酒、蔬菜、水果等要节制,不宜穷奢极欲;慎指的是日常生活起居要谨慎从事;劳指不贪图安逸,要勤于劳作;怡指要注意精神调摄,务使心情愉悦.......

    作者:韦泽 刊期: 2009- 06

  • 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桡骨头骨折简史

    自1941年Speed首次用金属杯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桡骨头骨折以来,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桡骨头骨折的预期目的,从预防异位骨化到防治桡骨向近端迁移和肘关节不稳;理想指征逐渐确定为切除桡骨头将并发肘关节不稳的不可修复的桡骨头骨折;假体的类型从单体型、双极型,发展到组装型;假体材料从丙烯酸、硅橡胶,发展到钴铬合金、钛合金,高温石墨.60余年的发展显示,桡骨头假体置换的手术操作技术仍需改进,以重建肘关节的灵......

    作者:周智勇;赵学琴;张树栋;付万有;高富贵;李晓东 刊期: 2009- 06

  • 《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学术价值浅探

    是中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为中医后学者所遵循.明代医家、刊刻家熊宗立编撰的,结合形象易解图示法,用通俗化语言解析,或图文互参,或引经据典,或结合已见,使的精义通俗生动地展示在后人面前,为中医经典通俗化和传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实为学习和研究的一本有价值的参考书.......

    作者:邓月娥;彭榕华;刘德荣 刊期: 2009- 06

  • 方导生平及其《方氏家藏集要方》考

    为南宋方导编著的一部医方书,所收治方多源于经验,具有较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原书完帙为两卷,久已散佚.今仅存卷上,且均为抄本或传抄本.然而历代相关文献鲜有记载该书及其编者的情况,很有必要加以梳理考证.......

    作者:傅建忠 刊期: 2009- 06

  • 《金匮要略》的成书与现存版本问题

    现存直接源自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所著16卷中杂病部分的可能性较小,实应成书于北宋时代.包括日本版在内,现存版本均由元代之后至明代的五版本系统而派生,属大字本系统;新近发现仅藏于上海图书馆、与原体系不同的小字本吴迁抄本,是值得重视的版本.将邓珍本与吴迁本相比较,发现北宋政府并非单纯将大字本改为小字本再版,而是实施了第二次大规模校订.......

    作者:真柳诚;梁永宣;段逸山;邹西礼 刊期: 2009- 06

  • 《采艾编》与《采艾编翼》作者考辨

    与成编和刊行时间均相隔百余年,后书作者叶茶山,与前书的刊行者叶广祚、作者茶山草木隐都不是同一人.后书的命名既反映了学术上对前书的继承,也体现了源与流的不同.二书都是中医灸疗法专著,均对灸疗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李会敏;董尚朴 刊期: 2009- 06

  • 漫漫医学路,笔耕50年——纪念冈西为人博士诞生110周年

    冈西为人(1898-1973)17岁来华,在中国东北生活长达34年.34年间,由学生到医生、编辑、教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中医药研究者,为中国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冈西为人目睹了战争的凄惨,几度遭遇生命危险,战乱所致生活困窘,父母、亲友逝去的动荡岁月中,没有动摇冈西为人研究中国医学的信心,其热情丝毫未曾减弱.中年归国后,进入制药公司,生活极其简朴,但研究、著述仍未间断.冈西为人一生撰述著作、......

    作者:郭秀梅 刊期: 2009-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