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47年创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唯一的医史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初名“医史杂志”,定为季刊。2009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设有特载、述评、专家笔谈、医史论著、文献研究、论坛与争鸣、史述、人物、短篇论述、研究生园地、讲座、史料钩沉、医药史话、书刊评介等栏目。所载学术论文大部分为首次报道,反映了中国医学史研究的最新、最高水平。1980年开始被美国Medline网络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史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5-705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55/R

邮发代号: 2-6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4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92.00

杂志荣誉 获中华医学会成立80周年期刊金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华医史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医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5-7053
  • 国内刊号:11-215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获中华医学会成立80周年期刊金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医史杂志2011年第5期文章
  • 约翰·亨特对英国外科医学发展的贡献

    虽然外科医学在实践上与内科医学一样古老,但在英国,直到近代早期,外科医生根本算不上是正规的医生(当时毕业于牛津、剑桥的内科医生被看作是正规医生).外科医学的显著特点是它涉及到切割、手术等处理人体外部的不适.外科医生的职责是进行手术,接合骨折、治疗意外伤害、皮肤病及妇科疾病.外科行业在麻醉技术发明之前(甚至之后)都要求速度、灵巧、力气和专门技术.......

    作者:赵秀荣 刊期: 2011- 05

  • 民国时期的中医期刊《新安医药半月刊》

    20世纪80年代,随着近20万件徽州历史文献资料的发现,学术界对徽州文化的研究勃然兴起.新安医学作为徽州文化的重要分支,也进入了文献整理和研究的全新发展阶段.《新安医药半月刊》是迄今发现的民同时期徽州地区进行医学学术交流的唯一正式刊物,受到徽学和新安医学研究者的重视.该刊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新安医家在逆境图存的低谷时期,自强不息、勇于抗争的工作和努力.......

    作者:万四妹;汪沪双 刊期: 2011- 05

  • 论医学史与医史学

    医学史,是医学发展的客观过程;医史学,则是对医学发展客观过程的记述、阐释和评议.医史学,即医学历史学,由于语言表达习惯而常被称为医学史.就学科属性而言,医史学属于历史学而不是医学,可以借鉴历史科学,划分为以客观医学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具体医史学”、为具体医史学研究提供可靠资料的“医学史料学”、以医史学自身为研究对象的“医学史学学”.......

    作者:王振瑞 刊期: 2011- 05

  • “冤”“(寃)”有别 “蛊”“瘕”相通——与赵鸿君、郑洪新先生商榷

    《中华医史杂志》2010年5月第3期发表了赵鸿君、郑洪新合著《“五经”和〈黄帝内经〉中“瘧”、“蛊”训义探析》(以下简称《探析》)一文,读后深感有两点有商榷的必要.......

    作者:李今庸 刊期: 2011- 05

  • 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13届1次学术年会纪要

    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13届1次学术年会,于2011年7月31日——8月1日在北京召开.大会共收到论文41篇.72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先生、中华医学会组织管理部领导郑嵘女士应邀参加了大会开幕式.中国著名医史学家李经纬先生、德国著名科技史专家文树德先生、英国国著名医史学家马伯英先生出席了大会并进行了大会交流.日本医史学会、韩国医史学会为大会致贺并特意赠送了花篮.......

    作者:山尔 刊期: 2011- 05

  • “中古方书:医学史、书籍史和社会史的解读”研讨会纪要

    2011年9月18日,“中古方书:医学史、书籍史和社会史的解读”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会议室举行.研究中心的荣新江教授主持开幕仪式,人民大学青年学者陈昊致欢迎辞.......

    作者:皮国立 刊期: 2011- 05

  • 新中国成立后陕西对孙思邈的研究与纪念

    陕西是唐代名医孙思邈的故乡,著名的耀州药王山是孙思邈的纪念地.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中医药界围绕孙思邈的医学著作、学术思想、医德医风、医药开发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陕西的孙思邈研究方兴未艾,笔者特将新中国成立后陕西地区对孙思邈的研究和纪念活动综述如下.......

    作者:任娟莉 刊期: 2011- 05